常平五铢价值多少?
先上图,证明不是伪品 这是一枚非常精美的汉代五铢钱,直径2.3厘米左右,重约4克多。字文清晰,图案精美,包浆醇厚,符合汉五铢的风格。经与真品比照,可以确定就是一枚真的东汉五铢,并非后世伪造的伪币。 这样的精品五铢在市场上有不少,因为材质原因,大部分已经被腐蚀得比较厉害,有的字迹都模糊不清了。保存如此完好的实属难得,如果拿到大型拍卖会上,价格不会低。
五铢钱是我国古代一种铜钱,铸行始于汉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终东汉末,几乎连续使用了700多年。据史书记载,当时一个郡的国库一年所得的钱粮税收大约有三万缗 (每缗相当于一百贯 ),而其中四分之三是绢帛,只有四分之一是铜钱。可见铜钱的数目并不是很多。 五铢钱的形制很大,直径大约有2.5-2.8厘米,钱文“五”字为“五”通假字,“铢”字的金文字形很像“朱”字,所以有“五铢”之称。东汉时,因铸钱原料锌的含量增加,币值缩水,五铢钱的直径比以前略有缩小。
由于五铢钱经久耐用,质地优良,加上西汉时期已经实行钞币制度,民间流通的大部分是纸钞,因此早期的五铢钱制作颇精,质量也很好。后来因为长期充当等价交换的媒介,加之战乱频繁,统治者为了补充财政收入,大量铸钱,质量也越来越差。到了王莽篡权时期的“货泉”“小钱”,以及东汉后期的“二官钱”“四出钱”,铸造更加粗糙,钱体薄薄的,字迹也模糊难辨,价值极低。这些劣质钱币的滥铸,造成了汉朝末年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祸连连,经济遭到极大破坏,钱币铸造更加粗糙,质料由青铜变为铁质,人称“铁五铢”或“汉五铢”。这种“汉五铢”虽然质地较差,但一直是汉代钱币中流通时间最长、数量最大的一种。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90年)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版,称为“太康五铢”。以后各朝各代虽有所变化,但基本上都沿用“汉五铢”的名称。直到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才废止,使用年限长达700余年。 以上只是我根据所了解的汉五铢的一些基本情况所做的简单的价值估计,并不十分准确。毕竟影响古钱币价值的因素很多,时代不同,版式不同,锈色深浅等等都会影响其绝对价格。不过,就普通版本而言,一枚好的汉五铢应该不会超过15元。如果是一些比较少见的特殊版别,那就另当别论了。比如说“四出”钱,“四出头”钱,“四出八道”钱等,因为这些钱比较少见,而且保存完整的一枚市场价格一般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