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拓片有价值吗?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说起这个东西,就得说说它的好处了。首先,它是现存的最早记载某件文物的实物资料;其次,它可以展示文字的演变过程和字体风格;它可以显示书写者(也就是这件东西最早的拥有者)的笔迹、书法特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完整地展现文物原物(这里主要指石刻)的形制(包括大小、形状、纹饰等)、结构(即文字排列方式)和制作工艺(主要是刻石的方法)的特点。
至于价值嘛……这东西可值钱可不值钱。要看是什么东西的拓片,还要看它的流传情况。如果一件东西流传有序,如《兰亭集序》从王羲之开始至冯承素摹本一直到清末杨升庵、王文治诸家题跋,那么这东西的价值当然就很高了。然而,如果一件东西流散海外或者原本已经遗失,只有拓片传世,而拓片的流传又无足轻重,那么这东西的价值就等于零。
举个例子:2013年4月,北京翰海春拍中,有一幅宋代苏汉臣的《妆靓仕女图》拓片,仅36×57cm,却足足拍了81万元!这是有纪录以来的同类作品最高价。为什么这么贵呢?因为这幅画原本就是宋徽宗的“宝贝”之一,后来晋宫归赵佶第九子赵构所有,再传到南宋末代皇帝恭帝手上,之后再入元朝内府,由宫廷画家绘彩色复原,故此能保存下来。而且,此图上有元代文人朱权、王璋等六人的题跋,这就使得这件“破纸片”的价值直线上升。
相反,清初文人恽寿平曾写过一篇长一点的释文,说明这件作品的源渊流变以及自己的赏鉴感受的《古画辨真》,却因这件作品的流传中有不少名人收藏印记而被人们忽视。原因无他,这件作品的最终流传还是有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