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银花钱有收藏价值吗?
银钱,简称“银票”;英文名:Cheng-Tse Chiao-Chih(C. C. T.)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官方铸造的货币。由于清代和民国时期铸币工艺的局限,导致银钱在流通时,由于磨损等造成面值减少,即所谓的“废钱”、“残币”。所以清代及民国时期百姓有“千文不值半分(分)”的俗语。 清顺治元年(1644年),政府规定,民间用银必须按官价兑换成制钱使用,严禁私人以银交易;雍正二年(1724年),政府规定私相买卖白银,每百两交税三两地丁银,而地丁银的标准又很高。这样沉重的税则使民间用银大受影响,不得不改用铜制钱的“折色法”。但当时社会上的“银本位”观念仍很浓厚。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政府为了便利边疆军饷和西藏佛教信徒的布施,在云南成立铜矿局和制钱局,专门铸造成色及规格统一的滇版制钱。由于这些措施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因此这种制度被道光帝加以推广并沿用至光绪年间。 随着西方金融制度和货币理论的传播,晚清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本国传统的“银本位”制度的弊端。咸丰朝开始,清廷一方面整顿货币,禁止私人铸钱,另一方面又为填补国库空虚,滥发纸币。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同治年间白莲教起义的爆发和后来的捻军反抗。
直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才开始统一币制,停止各省自行铸钱,从而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地方割据型币制。 目前市场上的老银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朝时期的,一类是民国时期的。一般来说,清朝的老银钱要比民国的值钱一些。但是不管是哪一朝代的银钱,都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存世量已经很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