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钱币不可能价值百万?
这个提问,让笔者联想到最近很火的“盲盒”概念。在知乎上,有人提出一个类似的疑问,“一件文物能不能值百万,取决于什么因素?” 这个问题问得真好,举一个例就能说明关键——马未都先生的收藏。
我们先来看几件他鉴定为真品且价值不菲的文物: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估价150万元; “清乾隆洋彩“有凤来仪”双螭耳尊”,估价350万元人民币。 这2件器物,都是他在节目里公开估价过的,并且都有视频为证。
再来看两件他鉴定为伪品的价值: “唐国灵仙”铜镜,估价10万元; “战国青铜剑”,估价12万元人民币。 当然,这两件假文物,也是在节目中公开鉴定过的。
以上六件文物,都是马未都先生个人收藏的实物图。它们有一个共性:都是经过马未都先生亲自鉴定的。
我们再看一件他没鉴定但值得珍藏的文物: “清康熙五彩大碗”,估价6.8万元人民币。 为什么这件文物没有经马未都先生鉴定呢?因为这件文物是在他的节目里首次出现的,而在此之前,曾有人在微博疑似爆料称该文物是造假。
这件文物的真假就存在争议了。不过,从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这件文物是真品的概率更大一些。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拍卖会上同样尺寸的清康熙五彩大碗,曾拍出过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如果这只是一个孤例,或许还不足以证明其真伪,但加上马未都先生个人的一件仿品“清康熙五彩大碗”,以8万元人民币成交的例子后(见下图),真实性就显得更可靠了。 所以,我们推测这件“清康熙五彩大碗”可能是真品的可能性就很大了。至于价格,由于拍卖行对于拍品的定价有一定的技巧性,所以并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标准。那么,最终决定这件文物真实价格的,可能就是它的原料材质了。
第二、虽然这件文物未见于马未都先生的节目或著作中,但它的形状和工艺,曾在马未都先生的节目里出现过,并且还有详细的视频解说。所以,这件文物应该是真的可能性也很大。 第三、就是最大的疑点,即这件文物上有没有落款。如果这件文物有一枚清晰的制造工部的篆书章,或者雍正皇帝的印玺,这件文物就是真的概率几乎可以确保。可惜,这件“清康熙五彩大碗”上没有。但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这件器物的形状和制作工艺曾经在马未都先生的节目里出现过,而且他还给这件器物起了一个名字——“娃娃碗”。并介绍说是“宫里的孩子用的碗”。
我们认定这是一件真品的概率是极大。如果拍卖会真拍到70万甚至更高,那也是合理且有可能发生的事。 几件文物一起比照分析,我们发现它们的鉴别线索有交叉重合之处,但也有差异明显的地方。所以,单凭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细节来下结论,往往是片面的。要判断一件文物是否真实,必须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