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种古币价值高?
说到古钱币,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就是“袁大头”、“孙小头”这些现代银元。实际上,古代钱币中价值最高的,是那些最早的硬币,也就是铜元中的“清代机制铜元”和“民国机制铜元”。 为什么这两种铜钱价值高呢? 因为它们发行数量少,流通时间短暂。 清政府成立后,最初使用的是“制钱”(方孔圆形铜币),后因制钱质量太差,又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开始铸行“大清铜币”,成为我国史上第一批纪年份的货币。但当时由于铜材紧缺,铸造量非常有限,加之清中后期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清铜币的流通范围很小,所以留存至今的清铜币并不多,而其价值也非常可观。
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打算改用银币为主币,于是任命袁世凯为直隶都督,让其率军去广政造币厂试办银元铸币。随后,各地政府及民间均效仿造币。在民国时期,各种新式银元大量涌现。
不过,除了光绪元宝外,其他银元价值都不是很高,因为当时各省仿效京师铸币,导致社会上普遍流通的银元的币值较大,价值较低。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大部分地区的银元价值都不高,例如四川的“中华民国二十四年贰角银币”,由于发行量巨大,目前仅存世少量精品,市场价格也不过几十元。 但有一种银元例外——广东制造的“龙洋”,因图案上的双龙很是精美,又因其发行时间集中在清末民初乱世,因此很多盗贼将龙洋打磨抛光,作为饰品佩戴或者出售牟利。现存的“龙洋”一般都比较稀少,价格不菲,像光绪年间所造的“光绪元宝”,一个品相完好的珍品可卖到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