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马轩云帽筒多钱?
这顶帽子是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生产的民用毡呢帽,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不高,大多数消费品依赖于进口,而像呢子之类的布料更是来自于英国或美国。这种呢帽在当时的中国属于“奢侈品”。 在《旧都百景》中,作者对当年北京城“大栅栏”的繁荣景象有这样的描述;“大栅栏街上,都是门面雄伟、装修考究的店铺……街上行人很多,女的都穿着色彩鲜明的夹衣,戴着宽边的草帽,男的则大多穿着长袍,戴着呢帽……” 上图就是当时一位女子提着刚买到手的新式缝纫机,她身穿的便是这样一种“色彩鲜明”的夹袄,而戴的则是宽边草帽。(见《旧都百景》插图)
至于男人戴的呢帽,根据当时《大公报》1935年10月25日的记录——“昨日,在北平郊外西山大觉寺参观者约三四千人。除妇女儿童外,均着长衫,戴呢帽……”可知这种帽子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 不过我找来了这张照片,发现这些男士不仅都戴着呢帽,而且所戴的帽子还都有明显的标识——要么帽子顶端有红缨,要么帽檐上写着字!
原来这是当时的国民革命军所佩戴的那种军官帽,如下图这种样式。 而这种军官帽,一般又叫做“毛线帽”“呢制帽”或者“便帽”,是由一个叫做王留宾的人首先设计的。此人于1918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后被派到粤北地区,担任国民联军(该部队由孙逸仙领导)第八师师长。由于北伐胜利后军队需要换装,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又要节约经费,所以王留宾就自行设计了一种简便而又便宜(只需用几十枚银元)的帽子,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王留宾式便帽”。
王留宾式便帽最初是用黄绒线织成的,但是后来采用多种办法改进质量,使这种帽子经久耐用,深受军队喜爱,以至于后来大量生产之后,民间也开始流行起来。 那么这种帽子是怎么被淘汰的呢?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统一军纪,规范士兵的着装,八路军成立了军政处,并颁布了《八路军军品生产管理条例》,其中规定:除发色和眼睛颜色外,一律禁止涂染发剂;不准戴耳坠、戒指等物;不许打补丁,不准穿短裤、凉鞋、拖鞋和有后跟的鞋子。对于个人用品,条例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比如被褥不得有黄色或带有其他颜色的图案;枕头、毯子、毛巾被、睡袋、垫单必须白色;牙刷、牙膏、洗发水、香皂、手帕等日用品要统一配置。
这套军品生产管理规章的实施效果相当不错,到我党指挥的华北敌后战场,虽然环境艰苦,但八路军的军容风纪还是保持得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