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钱有多少种?
清代铜钱数量很大,种类繁多,但大体可分为四类:
1、小平钱。即普通大小或比小平稍小的铜钱,直径在2.4CM左右,重量在3~6克。此种钱铸量最大,流行时间也最长,山岳省市均有铸造,且自成系统,各有特色,成为清代钱制的主体。
2、制钱。即一钱大小的平钱,直径在2.8CM左右,重4.7-5.4克。此种钱数量仅次于小钱而仅次于制钱。主要铸造于中央户部和各省、州、厅、镇。
3、重钱。即当十个普通小平钱称一“文”重钱,直径在3.4CM左右,重14克左右。此种钱铸量和流传也较多,特别是四川,新疆、山西铸造最多,自成体系,且各具特色。
4、通宝。即直径3.8CM左右,较重(平均14.8克),分为小平钱,当十、当五十重宝三种。此钱铸于嘉庆、道光年间,由宝源局,宝泉局及湖北、广东、云南等局铸造。
其他铜钱,如吉语钱,宫钱、花篆钱等,数量、种类等,都比四大类钱少。
清代钱币流通范围遍及全国,与明代相比,清代钱币铸造更趋统一。自顺治二年(1六四六)起,清延即在全国统一币制,实行“制钱”作为日常流通的货币,禁止民间以铜钱为价值的铜器的制作和销售。并先后规定,铜钱作“通宝”,制钱作为“制钱”、“大钱”,把铸铜钱改为铸制钱,严禁商人自由贩铜(铜的买卖,在明中叶已属民间商业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铸制钱的铜斤,从每斤十二两减为十六两、十三两、减为十五两。至乾隆年间,一度又减至二十两,直至道光年间方改回十六两。清廷又规定铸钱局,设于京师的有宝泉局和宝源局,设于各省州的铸钱局则称为“某某局”、“某某府局”、“某某县局”、“某某堡局”等,由户部直接管理。雍正年间,又设“宝黔局”、“宝巩局”。清代的铸钱局,主要分三类:一种为部院管,一种为督粮统,一种为将军、直隶总督、巡抚、总督、布政司、按察司管和学政、盐运司、河道总督所管。清代有铸币局达四百多个,各省均有建局的记录,而以直隶,江苏、安徽、湖南和湖北,四省局最多。
清代的制钱,以“嘉庆通宝”,“咸丰通宝”居多。乾隆年间的“乾隆通宝”、“宝昌局”,咸丰年间的“咸丰重宝”、“咸丰元宝”、“咸丰重宝”,嘉庆年间的“道光通宝”、“道光通宝”、“宝泉局”、“道光通宝”等。
吉语钱:
这种钱币,主要流行于道光、咸丰年间的四川宝川局、云贵局、广西省、宝桂局。吉语钱的花样繁多,有“长生、富贵、合意、如意、天下太平、永镇、太平、招财、纳吉、如意、连升、长宜、大吉、崇庆、福寿”等。
宫式钱:
这种钱币,是清代宫廷为赏赐宗室王公,赏赐有功人员及祝寿的纪念品,如“光绪元宝”“乾隆通宝”宫市。宫式钱有两种基本类型,即方钱和圆钱。方钱直径3-4CM,厚2CM;圆钱直径1.6CM,厚1CM上下。方钱多为黄铜制作,圆钱多为白铜、黄铜制作,还有以白铜制作成双枚、三枚组合钱。
方钱的正面以楷书刻“乾隆通宝”,有纪局名如:镇、昌、河、浙。圆钱的正面刻有“光绪通宝”。背面左右方分别刻有满文,乾隆通宝为“宝苏、宝泉、宝源、宝巩、宝浙、宝昌、宝河、宝蓟、宝云”,光绪通宝为“宝源、宝泉、宝云”。两枚圆形钱中间圆形,刻有双圆,三圆形或为吉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