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几年的珐琅最有收藏价值?
近几年,关于老物件儿升值的议论越来越多。从古董到老家具到老酒,只要是年代久远并且带有民俗意义的东西都被炒成了“热点”。
收藏一门,学问甚多,集知识性和社会性于一体,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对于收藏,要客观、全面、辩证的认识与评价。当今社会,收藏热还在升温,很多人在这股热浪中迷失了方向,从拍卖市场看到的东西,动辄上百万上千万,让很多百姓觉得自己与“拍卖”这个词语相去甚远,其实,收藏不光是政府的博物馆、大拍卖行里的东西,或是大户人家的私藏,收藏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随处可见。
有专家指出,从国际收藏界的经验来看,珐琅器最值得珍藏。
与陶瓷一样,珐琅器也深受百姓喜爱,尤其是现代人将其当做现代艺术进行欣赏。在同时期同种类的珐琅器中,欧洲国家的做工要明显比中国精致很多,珐琅器制作工艺集中于欧洲的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其中都以法国的最为精湛。中国的珐琅器则主要做成饰品,如耳环、手镯、戒指等。法国卢浮宫的宝藏在18世纪时,有一半都位于玻璃柜中,而其他国家的藏品则放在金碧辉煌的大理石柜中,因为珐琅器很娇气,对温度和湿度都很敏感,极易腐蚀。
近代的珐琅器以铜为胎,镀一层少量纯银,但现代的珐琅器,则是以铝或铝合金为胎,加一层金属铜作为保护层。
中国从元代就会产生仿金属嵌饰工艺,到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在景德镇陶釉上饰彩,加贵金属锤打成纹饰。清代初年(公元1644年—公元1688年),西方传教士入京,把这种金属胎珐琅工艺传给了清宫造办处。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在造办处设珐琅作,专尚制作珐琅器。清代晚期(公元1860年—公元1911年),珐琅制作工艺多由外国传教士监制,后来也由外国商家在国内制作。近代以后,北京、上海、唐山、河北、天津也都有工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