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玛瑙珠是出土的吗?
清代玛瑙珠绝大多数均为传世品,只有少数为出土品。明清时期,人们对玛瑙的喜爱与推崇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从装饰、配饰、首饰、建筑到文房摆设,处处可见玛瑙的身影。清代玛瑙珠的佩戴在我国北方地区极为盛行,尤其是满族人,非常钟爱此类配饰。由于玛瑙非常易得且价格低廉,故佩戴清代玛瑙珠在民众中已经非常普遍。这些玛瑙珠绝大多数皆为传世品,流传至今的器形完整的清代玛瑙珠是被人们佩戴使用的见证,而非埋藏品。
由于玛瑙珠是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之器,人们佩戴后,通过与人体的不断接触,表面受到了汗液的侵蚀,加之佩挂、把玩、擦拭等动作,使珠面不断地与外界接触, 从而形成一层包浆。包浆的形成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需经过长年的磨合才能形成,而出土品所带的沁色往往仅是附着在其表面,只要通过简单的清洗,沁色往往会随水而流失,这是清代玛瑙珠出土品与传世品在皮壳上的本质区别。
传世品由于长期与人接触,珠体表面呈浅黄色或浅褐色,包浆较为浑厚,其色泽内敛,沉着,珠面光滑、柔和。如果佩戴和盘玩的次数较少,珠体表面也会呈浅白色或浅黄色,珠表也光滑但光亮略有过度。而清末民国时期制作的现代品,颜色多为白色且颜色单调,其颜色缺乏变化,珠体表面火气过盛,光的过于夺目,珠表干涩,无润泽感,也无包浆,有燥气之感。
由于传世品清代玛瑙珠多作为配饰、首饰被使用,人们在佩戴和使用此类玛瑙珠时会产生大量的摩擦,因此传世品清代玛瑙珠的孔壁都会较为光滑。现代仿品的工艺较为先进,制作珠孔时往往会通过电钻、绳钻等机器工具进行打孔,孔壁相对粗糙,且孔的表面光泽与珠面的光泽不一致。
一些清代出土玛瑙珠是被用于冥器,这些玛瑙珠多是成组被置于玉桶等葬具之内,因出土后被迅速氧化导致珠体沁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包浆形成,沁色大多为浅黄色、浅褐色,与器体并未完全融合,沁色也无层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