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缂丝是用什么做的?
中国作为丝织物的发源地,很早就掌握了丝织技艺,其中就有缂丝。由于缂丝的技艺高超,图案精美,色彩典雅,具有很高的审美性和收藏价值,因此备受世人的青睐,曾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缂丝被用于服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宋代,缂丝技艺空前繁盛,缂丝品种除了被帝王作为日常生活服料和室内陈设装饰外,还用于制作书画,形成了缂丝的鼎盛期,而宋代的缂丝技艺也成为后世仿制的“标杆”。清代在皇室的推动下,缂丝再次焕发生机,成为极受推崇的一种丝织品。特别是晚清,官家和民间的织造、仿绣书画之风相当盛行,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缂丝作品。据《嘉定县志》记载:“乾隆以后,既精巧绝伦,而价亦奇昂,民间罕用,惟内廷及王宫贵邸用之尤多。”
从目前存世的实物来看,清代尤其是晚清的传世缂丝有相当一部分是仿制宋元明清的作品。而仿古风盛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满足宫廷的需要。据《清史稿·事例四》记载:顺治十三年十二月丙午规定“八旗官员及闲散旗下人等,准许衣饰照明制,不许僭用龙凤”。这一规定为八旗官员等提供了方便,使得他们能够效法汉族的服制,而宋代的缂丝就成为很多人的喜爱。八旗人等的尊崇和仿效对清初的缂丝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清初的织造、染织、刺绣等手工艺,主要集中在江南的南京、苏州、杭州地区,尤以苏州为盛。据《清史稿·事例四》记载:“康熙六年九月丙辰,定官员朝服、吉服,王府、官员等补子,限江南织造年例充发。”这是清代统治者对江南地区丝织品的具体要求。此外,据清宫档案记载,17世纪中后期,苏州织造臣的缂丝织品向雍和宫和圆明园进贡,苏州织造臣还向慈宁宫、寿安宫等处进“补子、荷包、黄活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