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玉圭有哪些?
玉圭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商周,两汉以后逐渐衰落,至清代成为礼制玉器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清代玉圭在形制和尺寸上与商周和两汉时的不同,呈长条状,上端作半月形,下端为方形,近似方、圆介 形。一般长约12-25厘米、宽3.4-4厘米,两面均以阴刻线饰纹,多浅浮雕,少数透雕,上浮一螭龙,其余部分饰勾云纹、兽面纹、谷纹等。有的上端两角 间或背面顶部,设有孔或钻成隧孔,可供穿系。玉圭有素面的,多以青玉或带有深浅绿色的黄玉制成,有饰纹的多以白玉制成。
据《周礼、春官、典瑞》记载:"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躬圭九寸,诸侯守之"、"谷圭七寸, 诸侯以盟诅守之"。周代有镇圭九种,大小不同,由天子和各级官吏持掌。镇圭是玉的最高级图形,圭体刻有山岳图形,以象征国土。
明代也有玉圭,但仅于孔中的两面饰有螭纹和锦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