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洗脸盆有收藏价值吗?

扶岚桃扶岚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搪瓷(习惯上俗称“珐琅”或“珐琅彩”)是一种将粉质的搪瓷釉喷涂(或粘敷)于金属胎上,经高温烧结而成的复合材料,可制盆罐、餐具、工艺品等,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曾在中国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只“洋铁脸盆”,几乎每一个体面一点的男子都有一只小巧的搪瓷茶缸。

搪瓷制品虽外表光滑、美观耐用、经济卫生,但毕竟是20世纪才出现的新家伙,在其风靡一时后又被不锈钢、塑料取代,因此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现在收藏者尚不多(瓷都景德镇曾有一位老人收藏了2000多只洗脸盆,2004年7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收录,可见其为鲜例),其价格也极低廉。

例如,50年代末湖南长沙“芙蓉牌”搪瓷脸盆,如今的售价也只有二三十元;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由天津“冠生园”食品厂“投资”、北京“红苹果”搪瓷厂制作的广告搪瓷脸盆,也只在30元以上;就连50-70年代在上海等地风靡一时的著名商标“小凤凰”搪瓷脸盆,价格也不过50至150元。

搪瓷制品是伴随工业革命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属于机械工业的范畴,带有浓郁的技术性、工业化色彩,本身不是艺术品,因而很难有“孤品”或“绝品”问世,其价格不可能有很大起色。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许多搪瓷制品是很有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的,50至70年代中国内地的陶瓷搪瓷企业在广大农村开展“工农结合”,曾先后绘制出不少内容质朴、色彩明丽、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图案,这些图案或源自于民间故事、年画,或直接采用有地方特色的装饰图案,因而带有明显的民族化、地域化倾向。

这些搪瓷制品,可称得上是社会主义制度初期中国工业品的“中国民间风格”的典型代表。而50至70年代,中国内地正处于新旧中国交接的社会转型期,许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信息都通过这些搪瓷制品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带有浓重的时代烙印和政治色彩,因此也就成为研究中国内地“大跃进”、“人民公社”、“十年浩劫”等重大历史事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历史文物价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