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天地皮有收藏价值吗?
所谓“天皮”或“地皮”,就是我们常说的石皮。是山料风化过程中,裂隙浸入的其他物质(如铁、铜、锰等),经氧化后形成的致密状薄膜,一般依附于玉料表皮的一定部位。“天皮”是山料矿体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铁质沿裂隙或原生界皮浸染后氧化而成;“地皮”则是山料经风化搬运到戈壁滩或山前平原,与砂石混杂埋入砂砾层中,经长期的水蚀浸润,钙质和粘土逐渐在玉料表面饱和、结核,铁质氧化助溶后形成的红褐色皮壳。就和田玉而言,石皮是玉料生成与演变的见证,是自然的钟灵毓秀之作,也是“俏色巧雕”的重要雕刻题材。
带有俏皮皮的和田玉雕饰,利用了俏皮皮的外部“表象”特征和材质内涵,不仅能够凸显玉石的优美质感和天然色感的极致魅力,还蕴涵着独特的人文美意,因此具有非常突出的艺术魅力,备受玉石玩家的喜爱。
然而,一些人被“无皮不羊脂”的信奉误导,认为石皮是鉴定玉质好坏的重要标志。一些玉商也正是利用玉石初学者对俏皮皮缺乏认识和把握,大肆忽悠,导致部分玉石初学者对俏皮皮产生迷信的崇拜。近年来,受利益的驱使,加上和田玉山料、戈壁料资源越来越匮乏,市场上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人工伪造石皮。人工石皮一般是在玉料表皮粘上或涂刷一层“石皮”状物质(泥土或染色剂),再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加工”。因此,人工石皮比较容易辨识和辨别。
“天皮”的颜色一般是褐红色的,因浸染裂隙的深浅不同和时间长短的差异,颜色可分深、浅两种,一般呈带状、团块状或不规则斑点状。因时间漫长,所以渗透非常致密、自然,表面光滑,颜色非常稳定、牢固,一般不褪色。“地皮”的颜色是褐红、棕褐或酱黄色的,厚薄不甚均匀,致密状,表面光滑,一般也不褪色。
鉴别不真和田玉皮的时候,需要注意:
1、真皮与玉内颜色完全不一致,玉色多青白色,皮色多褐红、棕褐、酱黄甚至黑色。假皮与玉内颜色一致,假皮的颜色大多为枣红或深褐、烟灰等色,很鲜艳,很生硬。假皮与玉体之间的分界线很模糊不明晰,用手触摸,假皮无光滑之感,有的还能碰掉颗粒。用刀子刮、放大镜或灯下观察,真皮有光滑的颗粒感,表面很油润。
2、对于玉石的皮色部分是否为后做,其实很好判断,只要看皮色和玉之间的过渡带是否自然就行:如果过渡带呈渐进式色变,那么皮色一般自然;如果色变断层较为明显,存在较硬实的外层皮包裹着内层玉,那么皮色多半是后期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