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是指中国哪个地方?

皮云雯皮云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北国风光”,一般用来指代东北地区,因为它是最接近北极圈的中国地区(南端离北极圈仅740公里)。 但是,“北国风光”这个词最早出自鲁迅先生1935年写的《故乡》。在这篇小说里,“北国风光”是作为与“江南好”相对的一个概念出现的,因此这里的“北国风光”显然指的是整个北方,而非仅仅指代东北地区。

从历史上来看,东北确实是个“北国”。在西汉时期设置了辽东郡和玄菟郡来管辖今天辽宁和吉林的南部,东汉时期设立了乐浪郡来管辖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和日本海沿岸,可见东北在古代就是中国的北方。 不过,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鲜卑等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东北变成了他们的天下,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长江中游一带,所以这个时候的东北又成了“南方”。

隋炀帝在位时曾先后三次攻打高丽,就是想重新将东北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中,但都以失败告终。到了唐初,高句丽入侵新罗,威胁到了唐朝在半岛上的利益,唐太宗遂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发兵攻打高句丽,直到贞观二十年(648年)才攻下辽东,这时距离汉武帝击败匈奴、将朔方列入汉朝的版图已过去将近两百年。虽然高句丽的地盘主要在东北地区,但其政治中心却在今辽宁省桓仁县,因此这个地方在唐代也被称为“北燕”,而以它为中心的东北地区自然就成了所谓的“北国”了。

事实上,“北国”不仅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出现在一些古书中的西方记载中,例如成书于公元三世纪的《汉晋西羌传》就提到“河陇诸羌皆鲜卑种”,而“鲜卑种”则分布在“北国之地”。同样成书于三世纪的《魏略·西域传》中也称乌孙国“本塞外之国的宛国,其王姓乌孙氏;国在西边,匈奴之北,所谓北国也。”

乐奕韫乐奕韫优质答主

中华民国国境位于北纬49°至北纬137°之间,属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故称中国为“北国”,例如:北国风光。

北国是指中国北部地区,与南国相对,北国一词在南北朝时期便有提及,北国这一说法由于中国历史及现状的特殊性,其包含的地域也不尽相同。

东汉末年,东吴的统治阶层视自己为正统而称曹魏为北国。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彼此之间亦称对方为北国和南国。明清时对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北邻或北邻的别称,也称中国北半部为“北国”。

现多指中国北部,亦泛指中国各地,一般指北纬45度或者40度以北的地区,包括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部分、河北北部、辽宁省、宁夏、甘肃等省区(但宁夏、甘肃两省区有大部分地区南临北纬40度/45度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