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双圈款瓶值钱吗?
古代陶瓷款识中俗称“寄托年款”的瓷器,一向被看做赝品、伪器。其实,不少“寄托年款”的器物并非赝品、伪器,如成化间作永乐、宣德款;嘉靖、万历,作弘治款及成化款;天启、崇祯间作万历款者等。明末清初的“寄托年款”,一直沿袭明末款识习惯,作本朝款或前朝款都有,还有一种情况,器身刻款、款外有边框的,如器底有框的仿宣德青花款的器物。有的清代初期所烧制器物,往往器身或器底署明末“大明××年制”、“大明××年造”款,器物的制作工艺与明朝末年同类器相近,胎、釉、彩特征也近似,但款字的书写风格已带有清初人的气息,这类器物应是清初生产,不能一见器物带明朝款就定为明代器物,在判定年代时应全面权衡,仔细斟酌。
青花双圈款从明宣德朝开始至清末各朝基本上没有断烧,在明清两代一直沿续使用,而且,清代康熙朝仿宣德青花双圈款现象极其普遍。清康熙朝所仿的宣德款与真宣器物上的款是完全不同的,首先,所书款字的排列行距是不匀称的,字的大小也不统一;再次,所仿宣款的青花色泽发紫而不活,款外圆圈也不甚规整,在鉴别时要加以细辨。
款字笔画双勾填点,是清康熙朝青花陶瓷款识的书款特点之一,此种笔法所书的款识具有笔路明晰,蓝黑透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