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玲珑瓷器?
玲珑瓷(líng lóng cí),又称米通,是瓷器的一种。玲珑瓷是将瓷器坯体上掏成圆、方、异形洞,然后以玲珑透明的米通粘贴在上面,施釉烧成,这种以洞作为装饰的瓷器即为玲珑瓷。玲珑瓷始于北宋,盛于明代,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白如玉、透如晶”之美誉。
历史起源
玲珑瓷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始于宋代,相传是由宋代的小圆孔“米通”工艺萌发出来;明代有“玲珑透辉”装饰的瓷板,说明当时有玲珑瓷的制作;清代“米通”瓷兴盛,以图案丰富、玲珑轻巧的工艺博得世人好评,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镂空艺术”。
特点
传统玲珑瓷多采用方方正正的独立小孔,后来发展成各种异形的玲珑孔,使镂空图案的造型能力增强。孔形越来越小、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晶莹,则是古今艺人不断改进工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