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统怎么写?
从唐开始,楷书成为统治书坛的书体,在楷书中又分为“颜、柳、欧、赵”四大家,他们的字被作为学习的范本和考试的规范,所以楷书也被称为“正书”“真书”或“帖书”(相对碑书而言);草书则被称为“章草”“狂草”或“今草”等。 到了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对楷书的审美提出了异议,他们推崇晋代王羲之的字,认为晋人尚韵而唐人尚法(法度),故将行书写成了最接近天然书写的行书。为了区别于王羲之的行书,宋人称其书为“翰墨之妙品”,并称之为“雅正”。于是,王羲之法度森严的楷书和潇洒自然的行书逐渐取代了颜、柳一派的地位,成为了后世学习的主要对象。
元代赵孟頫是继承魏晋书法传统并且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位大家,他提倡“楷书先需熟习结构”的观点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明中叶以后的文征明对赵孟頫这一观点做了进一步阐述——“凡学书,要得笔方始进。所谓得笔,起收转向,轻重有势乃可……吾自少时学书,观古人临池用笔,皆以为难知,然不过讲求起收转向四语,余悉以意通会焉。” 他认为,只要掌握了起笔、收笔、转折、提按这些基本技巧就能把字写好,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如果仅凭这样的理论就能写出好字来,那么历代书法家们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又有何用呢?!所以光知道一些概念是没用的,只有多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奥妙。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也主张“一画不可分割”,与赵孟頫一脉相承。他在《管锥篇》中指出:“若‘横’之两断而不连者,非复‘横’矣。如‘千’字右端二画,‘十’字上画,本作直线而未断者,犹可连属为一画,惟一经顿折,即不成画,乃成为三画之状。此‘一画’决不可分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