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书法怎么写?
“郁”的繁体字写法有四个,分别是鬱、欝、蓊、郁。郁字属于生僻字,一般用于地名或人名之中。 郁字在书法创作中,以隶书和行书最为常见——如明代文徵明行书《题兰竹图卷》中的“郁郁葱葱”、清代陈鸿寿隶书扇面《春草萋萋》中的“草木丛生”;明代王宠小楷《灵岩山诗册》之七中的“云林郁苍苍”…… 郁字的字形结构较为特殊:右上部为“木”;左下部为一个“阝”(古文字中“阜”)和一个“邑”;而"阝"(古文字中"阜")与"邑"的组合便是一个会意字,表示丘陵地带的居民聚居之处,“郁”即指树木生长于高地之貌;左下部的“邑”又写作"阝",是“邑”的异体字之一. “阜”原义就是土山(见《说文》),故“阜”和“阝”联合起来表示“土丘上的聚居点”。本义:土山,丘陵。引申义:多。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 郁,或作鬱,从草木,郁声,本谓树木茂密,后泛指草木丛聚的样子。金文作[1] 从艸(艹),郁声,读若郁。战国文字承袭金文字形发展而来,并增加了“邑”。秦隶书写成今字[]。 小篆承袭秦隶,将下部的“”变作“”。汉隶承小篆书迹写成今字形[2-3] ,楷书由此演变为“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