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书法印章多大?

秦小雨秦小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郭沫若先生的印章,主要是“郭沫若”和“郭沬若”两种,下面分别来谈谈这两种的印章大小情况(因为图片比较杂,所以没有单独制作成表格)。 “郭沫若”3.2cm×3.2cm 这枚章是先生早期所刻,属于私印一类,有10方左右,其中有两三方曾经作为封泥保留下来。从留存下来的实物来看,这方印章的边款文字为“之字八法乃唐以来所谓折笔者”“吾尝以此自警于篆隶二书每遇转折处必一笔而过不可苟且”“右之字八法及折笔之法皆从予自研求得来”“庚辰(即公元1960年——引者注)六月郭沫若制于上海寓舍”。 在这些印章中,有一方的边款文字除了上述的内容外,还有如下内容: “用左方白文者四、右方白文者五;而余一方朱文者则作‘之’字,或为三画,或为四画者也”。 根据以上文字记载,我们基本可以确定,郭沫若先生在“郭沫若”一印中使用过的边款文字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如上图所示的白文模式,另一种则是如下图所示的红文模式。 从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到,使用红文的这一方,明显比使用白文的另一方要小一些,而且多了一横,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当印章的大小固定时,如果改变字的笔画,那么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缩小或者加粗整个字体。 对于印章来说,一般来讲,都是追求对称美学的,因此,这种两式并用的形式可能是为了达到一种平衡感吧,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郭沬若”4.5~8cm×4.5~8cm 这枚印章是作者晚年的自题印,共有10多方,其中的7方保存了下来,分别是郭沫若于1960年和1961年在北平、上海、成都的7方自用印,另外3方因原印材质磨损被重新镌刻过。 关于这枚印章的由来和特点,郭沫若在1962年1月的《文汇报》上发表了《我的第三十六颗印信》一文进行说明,现将其中关键的部分摘录如下: 去年我由北京到上海的时候,发现我在旧居内所钤的‘郭沫若’三字朱白两印以及‘老泉’、‘少泉’等名章都已磨损不堪,不能应用……于是我就请人代刻了一套‘老泉’至‘少泉’共十一方印石。我又把自己的印信自‘郭沫若’三字开始依次各镌一方。我把这套印石连同我的旧照都装在一个特制的镜套之内,托人带到了四川,放置在我的卧室内。

当我回到北京后不久又去上海,在上海住下后,有一天忽然想到,自己既然已经刻了一方新印,就把原来旧的朱白两印也一齐镌掉罢。因为那旧的朱白两印是民国二十四年在北京刻成的,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早失却当年的风格面貌,留着也无用处……” 所以,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够知道的是,郭沫若之所以选择把原来的印章都磨平然后再刻新的,是因为他嫌原来的印章太老了,没有了那种感觉,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呢,估计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了吧。不过有一点倒是挺有意思的,那就是他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他的名字是由三个字组成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称他为“郭沫若”而不是“郭沫若郭沫若”,所以他也就干脆直接把这个名字给打散了。 再来看看印章的长宽尺寸如何?按照郭老的自述,该印章的尺寸应该在4.5-8厘米之间,根据下图可以看到,印章的正方形组合在一起后的面积大约是41平方厘米;对于正方形而言的话,它的对角线长度约等于根号下16+25=5.63厘米,取整约为5.6厘米,这个数值与郭老先生所说的尺寸非常吻合,由此看来,应该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 关于郭沫若的字,之前写过一篇小文章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URL

戴之妃戴之妃优质答主

我有一副他的长一点的,刻的比较精致了。 这是他1983年的,这个印是我从朋友那里得到然后转赠给您的,尺寸是6cm*7.5cm。 我有一个字条的,那是他1941年写的,那个比现在还要小一点,2cm*3cm吧可能更小点,因为我现在在用的也是那一个(当然没有这么清楚) 还有一个就是他刚去日本的时候写的一个,我记得是在《旅日中国作家书简》里有介绍过,大约也就2-3厘米那么大。还有一幅是他在日本用毛笔写在扇子上的,大概就巴掌大小,但是很漂亮,有感觉。

再小的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知道有人买过他的小小的一只签名,估计就是签字那么大的那种。 这个是他写给我的信封背面,这个是21年前的东西了,那时候我刚上高中一年级,这封信当时他送给我之后我一直收着到现在呢,虽然他现在去世了,但还能偶尔收到他的短信,还是蛮高兴的一件事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