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几种书法?
1.瘦金体 其特征在于笔尖常带方头,笔画横画收笔自始至终基本笔断意连,竖划收笔略有停顿;“撇”和“捺”的起笔逆入、收笔出锋,提顿之间十分有力而精神;“折笔”处有圆转或有棱角;运笔灵动快捷,笔痕明显,提按分明,粗细不一,瘦劲挺拔。 这种字体的特点是把传统的笔法中「藏」、「露」的关系翻转过来——以往的传统书体多追求藏而不露,如欧阳询所说「每点、划、钩、挑,莫不尽意」(《用笔论》);但宋代的金章宗、元初的赵孟頫以及明末的董其昌都在某些作品中作过「藏锋」、「露锋」的尝试与变化,只是没有达到赵佶如此彻底的程度而已。
2.行书,赵氏称“草书” 代表作有《千字文》、《秾芳诗》等。 宋徽宗在书法史上最早创立了一种新型的书体──瘦金体。所谓『瘦金』,据说是由于宋徽宗将此书体自称为『瘦金体』,后人因称其为‘瘦金字’或者‘瘦金书’。此书体的特色是:其笔画挺秀,姿态侧妍,结体灵活,时见欹侧。 其运笔迅疾,笔迹瘦硬,至下笔凝重则又沉着。
3.隶书《赵氏三帖》之一 “天青云散,轻阴阁雨,细滴回环。暮烟低远,路滑霜寒,马蹄渐促,犹越前冈去。”“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冰凉千万缕。过尽征鸿来尽燕,故故挨窗声未断……斜阳却照深深院……” 这幅书法作品系赵佶用瘦金书书写其兄宋高宗亲制词《瑞鹤仙·阁雨初晴晚》之词篇。 上款题:“右《瑞鹤仙》词,乃仁宗御制。宣和元年正月群鹤翔舞于空中,经月不去,上赋此以记其事焉。”下署:「政和癸丑二月天子书并记于端邸。」癸丑即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当时赵佶任端邸(即皇太子)。
4.楷书《赵氏三帖》之二 "龙涎贮盏莹无瑕,香满瑶台饮甘露。" 此贴为楷书作品,其结体修长,舒展自如,笔法瘦峻,风格俊逸清丽。 其运笔快利,笔势流畅,行笔中时见提按顿挫之笔毫露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