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玉手镯哪个凉?
首先,我们要明白,“凉”并不是判断翡翠或和田玉价值的标准。 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玉石都是属于晶体,只是玉石的晶体形态有别于其他矿物,大多数为纤维状、针状或鳞片状集合体。 因为是同一类矿物组成的,所以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密度大、硬度大(摩氏硬度在6.0—7.0之间)、韧性好且化学稳定性强。 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佩戴时不会造成损伤。
当然,我们长期佩戴的玉器是经过切割、雕刻等工艺制作的。虽然其结构受到破坏,但本质上仍然是晶体的特征没有改变,故此仍保持有上述的一些物理性能。 不过,由于玉石中的铬离子和铁离子是有色金属元素,在佩戴的过程中会与空气中或人体汗液中溶解的锌、铜等金属发生氧化作用。从而形成一定的颜色变化,比如翡翠常见的绿变黑,和田玉里的青玉和墨玉。 但这些都是非常缓慢的自然现象,对于天然玉石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发生了颜色变浅,那也很可能是内部杂质进入表面扩散而形成的,也是自然现象。 所以,不要担心戴久了会褪色或者变色哦!(除非你买了染色玉)
不过要注意的是,玉镯等佩饰物品,由于受重力和外力冲击的影响,有可能会产生细微的断裂。而这些断裂通常是无色的,所以不会明显影响美感。 如果出现明显可见的裂纹,也不用担心,可以到专业地方进行修补。 当然,如果是假玉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假玉是用其他材料人工制成的,虽然也有一定的颜色和透明度,但是稳定性差,遇到高温或接触化学物质时就可能改色。而且硬度较低,容易受损。 总而言之呢,买回来的玉手镯先别急着戴上,要先鉴定是否可靠,最好就是找专业的机构进行鉴别。
水姝优质答主玉属和田玉一般硬度为6.5,密度一般为2.95,玉在地下年份的长短,玉的种老嫩有直接的关系,年份长,种老的玉一般油润,密度可达3.10,用手拿有沉甸的感觉。 玉属透闪石。
翡翠的硬度要比玉硬,一般可以达到7度,密度比玉也大,可以达到3.33,翡翠手镯一般做的要细一些,它的尺寸相对手镯而言要小一些。 翡翠属硬玉,也是石英类矿物。 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只有产于中国新疆的才叫玉,它的品种有:白玉、羊脂玉、青玉、墨玉、黄玉。产于缅甸的硬玉,按传统叫翡翠(也有叫碧玉的)它的品种有:红翡、绿翠、紫罗兰、芙蓉红等等。 翡翠、玉它们的手感都有凉的感觉,一般密度大、尺寸厚的拿在手里就越凉。
和田玉的凉快感要比翡翠的感觉好。 肉眼分辨玉和翡翠的方法; 白玉、羊脂玉、青玉、墨玉、黄玉它们的颜色是细腻的,均匀的,(行内人叫色正玉,色正胶重)。
红翡、紫罗兰、芙蓉红它们的颜色,都是有正色和杂色混在一起的,杂色就是不正的颜色,颜色不均匀,色带、色团、色根多,(行内人叫色不正、胶不重的)颜色浅,胶重的玉种为糯化种。颜色浅、胶不重的颜色为水料,这种玉种有水的渗透性感觉。
和田玉的色正胶重的好玉价格要比翡翠的高。玉在1980年至2000年期间升值的幅度较小,如80年代的羊脂玉山子花件一般几千元即可买到,现在的价格一般要10万元至几十万元一件。 翡翠在1980年至2000年的升值幅度很大,如80年代末的一对中等的绿翠手镯,一般要2万元左右,现在如同等档次的绿翠手镯要100——200万元。 价位相差50--100倍。
现在玉的收藏投资价值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的,玉器、玉镯、玉山子、玉笔筒、玉鼻烟壶等古董现在都升值的很快,特别是清代的乾隆玉器现在在港台地区十分盛行,升值幅度很大。 中国的玉文化历史悠久,而且从清末至现在出现了断层,目前在世界各地正在大力宣传中华玉文化,玉的价格将会稳步回升,升值幅度将越来越大。 中国的玉器收藏古董在国外收藏中国的古董中占十分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