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朝代有了翡翠饰品?
关于翡翠的传说,在古籍中有很多记载,其中以晋代张华著《博物志》中记载的最为生动有趣。 书中写道,西南夷中有乌撒国,出产一种“翠莹”,颜色光洁鲜明,是制作服饰和首饰的上好原料。 后来,唐朝李肇的《南蛮纪》又写道:“乌撒国……多山,有玉及翠。” 由此可知,至少在汉代和晋代,我国就已经有了翡翠,而且是从西南地区得到的。
至于为什么汉朝时没有记载从缅甸地区取得翡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交通和运输条件限制,朝廷并不允许民间私自出海贸易,所以即使有缅甸产的翡翠,也进不了汉帝的眼帘。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控制有所松弛,来自缅甸的翡翠才渐渐流行起来。
除了古籍记载之外,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出土了不少西汉时期的绿宝石(即翡翠)制品,这为研究我国古代翡翠的来源提供了重要证据。 例如1972年在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中出土了一件用绿宝石制成的螭(chī)形饰件;5年后,又在同一古墓群中出土了30余件用绿宝石制作的生活用具和装饰品,这些绿宝石器物的颜色均呈亮橘绿色,且透明度较好,与现代翡翠的特征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绿宝石器物并非简单雕刻而成,而是由工匠们镂刻出浅浮雕的形状,再用工具把原石打磨抛光,使其表面呈现出光滑圆润、光泽明亮的特点,这与现代翡翠的制作工艺已经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