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如何看好坏?
这个就得慢慢来了,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刚开始接触原石的时候,觉得这玩意儿完全没法看,就是一堆毫无规律的纹理和颜色分布。后来慢慢积累,发现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你要了解原石的构成,一块原石是由外皮、裂隙、矿物晶体、胶物、杂质成分组成的(当然还有水)。
其中影响玉石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是矿物晶体,也就是翡翠本身的结构。因为晶体的形态、大小、颗粒的分布情况对光的反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光线的效果又是直接影响玉质观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判断一块原石的优劣,首先要观察其结构是否致密,其次再考虑其他因素。 而观察结构是否致密,主要就看晶体的大小和颗粒的分布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晶体较大且颗粒较散,那么结构自然就不太致密;而如果晶体较小而且聚集在一起,那么结构自然就相对致密一些。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下图这样的: 这种类型的原石,表面看起来颗粒比较大并且很松散,但实际打灯以后会发现,晶体并不是很大且排列也很紧密,所以肉眼看上去会有比较透的感觉。这种情况在判定结构的致密时就需要综合考虑了。
除了结构以外,影响一块原石品质的因素还有很多。如颜色、瑕疵等。而要谈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就不得不谈谈光的作用,因为在所有的视觉效果中,光是至关重要的一大要素。 而对于光线来说,它的特性主要有:直线传播、折射、漫反射/漫射。而原石的色泽就对光线有漫反射/漫射作用,从而形成我们看到的光学现象——透闪。 所谓“透闪”,就是指光线能穿透一部分玉质,让我们能看到部分晶体。而能够透出多少光,也就是透闪程度怎样,自然跟色彩及结构有关。在判断一块原石优劣的时候就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而不能光看某一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