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刚玉和田是什么?

訾馨凯訾馨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个历史问题,得从头开始说。 在中国,翡翠最开始是和白玉、青玉、碧玺等玉石一同被识别和使用的[1]。 在明代,官方的文献中就已经出现了对不同颜色翡翠的区分——红者为翡,绿者曰翠[2]; 到了清代,这种区分变得更加明确——红翡色如鲜血,称“血翡”或“血的翡翠”;绿色透明亮艳,称为“绿翠”或者“绿翡” [3]-[4]。 但不管是“红翡绿翠”还是“红翡绿翠”“黄翡白翠”的说法,都表明至少在明代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天然翡翠是有颜色的,并且颜色是可以进行分类的。

但这里要注意一个名词——“翡翠”。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现在通常把天然宝石级别的翡翠统称为“翡翠”,但是明代早期,人们见到的所谓的「翡翠」其实主要是一些质地细腻,颜色艳丽的矿物晶簇,它们可能是石英岩,也可能是钠长石,当然很可能是这两个矿物的混合物。 这种矿物,在现代被称为水沫子,在古代也被称为水孟、水底孟(图1)。 图1 这玩意儿跟现在的翡翠一点也不像,甚至完全不是同一种东西,那为什么给它起这个名字呢? 因为它晶莹剔透,看起来和水一样,而且颜色丰富多彩,像极了春天里五彩缤纷的花朵。 所以,尽管明朝人已经认识到了翡翠存在红、绿两种主色调,但明人眼中的「翡翠」实际上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多彩玉石。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多元颜色复合体。 这就像我们看非洲动物大迁徙时所看到的「斑马」似的,所谓「斑马」其实是黑色与白色两种颜色组合而成的条状斑纹复合体。

那么这种多色玉石,也就是明人眼中的「翡翠」,是怎么来的? 据说是从云南边境地区流进来的。 这样的说法,看似很靠谱,不过如果深究起来,就会发现其中疑点重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如果是境外流进来的,那么带入的人一定知道这是多色玉,而不是“红色或绿色的玉”——因为假如不知道的话,带入的人要么没法卖,要么价钱上会翻好几倍。 但事实是,无论是“红翡绿翠”也好,红翡绿翠也罢,都是指代不明色调的玉石,而非特指红色的或绿色的玉。

所以,这种由多种色彩构成的玉石肯定是产自境内。 至于它的产地是不是在云南省内,那就不好说了。 因为关于“翡翠”的这个奇怪命名来源,还有一个更加离谱的解释。

这个解释来自清末学人姚远济所著《植物学》,书中提到一种“非紫非青非绿,而微似翠玉”的植物——这就是翡翠。而这种植物的树梢部分“色更浅淡,颇类象牙”,故名“象鼻翠”。

那么请问,这种“象鼻翠”到底是啥? 是木本植物?还是草本植物? 按照书中的图来看,是一种草本植物。 但是,世界上有象牙色的草本植物吗? 世界上的象牙色草本植物,不是长在树梢,而是挺立在地面——那就是甘蔗! 所以说,“象鼻翠”很有可能是甘蔗。

当然,可能作者本意并不是描述什么“象鼻翠”,而是描写另一种类似翡翠的颜色——“菜翠”。 在书中,他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词来描绘那种类似今天翡翠的绿色——像炒青菜时,油亮亮的青菜底儿。 所以,他眼中的翡翠,实际上是含有翠绿颜色的,类似于今天的翡翠的矿物集合体。 这样看来,明人眼里“如同积水般清澈的翡翠”,实际很可能就是由多种颜色构成的聚合体,这些颜色或许包括白色、浅黄色、褐黄色、褐红色、绿色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