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囯石是什么?
目前,“国石”之争是石头界最有影响的大事件之一,并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如杨永德《“国石”之争再认识》、叶培贵《“国石”之争的思考》),但多侧重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分析,而少有从经济角度进行全面阐释的。本文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国石”之争,期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供求关系:物以稀为贵吗? “国石”之争涉及的宝石种类丰富,主要有玉石(软玉、硬玉)、玛瑙、琥珀、绿松石等。这些宝石中,有些源自天然矿产(如玉石中的和田玉、琥珀中的蜜蜡),但大多数是人造(或称人工合成)的。
现在的人造宝石技术成熟,质量好的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例如,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翡翠手镯都是人造的;另外,市场上不少标价高昂的红蓝宝戒指也不是天然的,而是合成红蓝宝或处理过的红蓝宝。这些人造宝石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宝石行业的供应格局。
例如,过去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是天然宝石,人们对于宝石的需求主要是基于其美观性;而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人造宝石的色泽、透明度和硬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天然宝石,并且价格上更有优势,因此人们对宝石的需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除了追求其美观外,也开始要求宝石的可靠性(即要求是人造宝石也要是优质的人造宝石)。这样,由于需求侧发生转向,部分原本不是人造宝石的消费者开始选购人造宝石,从而使得供给方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2. 从众心理:人人都戴一“国石” “国石”之争还反映出一种消费的心理倾向: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表现为:当某个物品短缺时,为了使自己拥有的物品具有普遍性,人们会竞相购买,导致该物品价格上升;而当某种物品供大于求时,人们又纷纷舍弃,致使该商品价值降低。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过程变得更为简洁和高效——只需轻点鼠标,所需产品就能远程下载;或者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轻轻一点,就能瞬间知晓更多人的选择。于是,消费者在购物时很容易受周围人影响,看到别人买了也就跟着买,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种从众行为最终使供求双方出现了失衡。所以,虽然“国石”争议不断,但从当前来看,似乎效果仍然显著,各种宝石的价格仍维持着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