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中国的礼品有哪些?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自然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象征,这些象征不仅仅代表着中国人卓越的文化创造力,还体现着中国人民伟大的艺术创造力。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展现的中华民族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它不仅外形可爱而且寓意丰富。用一根红线打出一个结又解开它,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蕴含了巨大的学问。打个结容易,但打的结能够经久耐用、美观大方可就难了;解个扣不难,但要解得干净利落、毫不拖沓又是很难得的。所以中国结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更是中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风筝又称“纸鸢”、“鹞子”,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制造的空中交通工具。相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风筝了,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人们开始用纸张来制作风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如今的风筝早已不再只有简单的造型,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风筝在市场上应有尽有。放风筝不仅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还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在清明节前后更是有许多人会结伴去放风筝,而这时天气变暖,风和日丽,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
兔儿灯是以兔子为造型的一种传统吉祥物,有着喜庆吉祥的寓意。每逢春节或者元宵节,我们都会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兔儿灯的造型各异的艺术作品。而最特别要数江苏如皋的“龙灯会”,这里的人们会在元宵节前用竹篾编制出龙头、龙身、龙尾,然后插上蜡烛,点上香,再把龙灯放到街上当众游行。这条“龙”虽然“活”了,可“龙睛”却是被缝制的,只要仔细观看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糖画是用糖做成的各式画面,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形象生动。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却让人欲罢不能。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讲究很多。首先是“选料”,必须选用纯净的白砂作为原料;第二步是熬糖,温度很重要,太厚太薄都不行;等到糖稀浓稠适当后就可以进行绘制了。绘制时要求笔画圆润顺畅、光滑均匀。待绘制的图案呈现出光泽、硬挺时即可脱模,这样一幅精美的糖画就做好了。 面塑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的面团,用手和各种工具操作,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景物。由于材料性质所限,作品不能太大、太重。尽管条件限制很多,但仍然可以塑造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尤其是传统的捏作技艺,需要掌握“三分捏、七分调”的技巧,才能将人物的神态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
玉器
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玉在中国7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中,不仅是工艺美术品,更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古人把玉的自然物理属性人格化,赋予玉丰富的思想内容,如“宁为玉碎”、“化干戈为玉帛”、“瑕不掩瑜”、“润泽以温、仁也”等等,形成独特的玉文化,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替代的文化现象。“玉石之尊”自古有之,古时人们“以玉比德”,后人“以玉载德”,将自身品质与玉质相类比,使得玉成为人品格的象征。
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中期,中国发明了原始瓷。瓷器的发展过程是:由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经过东汉、魏晋南北朝600多年的发展,到唐代开始正式烧成瓷器。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黄金时代,名窑涌现,竞相创新,品种繁多,空前兴盛,出现了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更是驰名中外。到了元、明、清三朝,青花、釉里红等品种日益兴盛,更以五彩、粉彩、珐琅彩争奇斗艳,制瓷技术不断改进,名品佳作迭出,使中国古代制瓷工艺达到了巅峰时期。2009年,中国瓷都景德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首批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这代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陶瓷工艺的高度肯定。
丝绸
中国人对丝织衣物的喜爱,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原始氏族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养过蚕,用蚕茧作原料纺丝织绸。到了商朝,丝织物的制作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纹饰精美,种类繁多,有平素罗、绫、锦等。以后历朝历代的丝织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着。唐朝的丝织物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在国外也很有名气,当时日本等国以及欧洲等地区一些国家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绸,常常有人专程来中国购买。宋朝时,丝绸的彩印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丝绸图案更是丰富多彩。明朝是中国丝织生产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南京和苏州,成为工艺精湛、品种繁多的丝织品的著名产地,织金绒、妆花缎更是远胜前代。清朝时,北京成为丝织业的中心,还出现了一种极珍贵的丝织物——发网,其网眼细密均匀,通透明亮,堪称丝织品中的宝物。丝织品除衣着外,还有被褥、门帘、桌围、椅垫、壁挂、书画卷轴等。丝绸也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名片”。丝绸之路更成为横跨亚欧大陆的著名交通要道,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积极意义至今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中国结
中国结作为我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关于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说历史悠久,它兴盛于唐、宋时期,中国结的历史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始终。中国结充分体现着中国独特的东方历史文化,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中华民族一根紧紧连接的纽带。一个简单的“中国结”,用一根长绳,不断缠绕、翻转、回旋,周而复始,便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琳琅满目不同造型的装饰与挂饰。因其外观对称精致,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美、色彩美、意蕴美、名称美、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而且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