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有几年历史?
“书画”二字连用,作为名词出现,始于南北朝: “书”指毛笔文字 (见《南史•张猛传》); “画”指彩绘画像 (见《隋书•艺术传》)。 但这两字连用做“绘画”讲,似乎要到五代后蜀主孟昶开雕版,印行《尚书注》之后才多见。
关于“书法”一词的出现,宋人解缙在《春雨杂述》中云:“书法之妙,在于用笔。”元明以来,人们多接受了这个观点并不断丰富着对“书法”概念的认识,于是出现了“笔法”“字法”“章法”等概念。
现代以来,人们一般认为“书法”是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这个定义去古未远,是比较合适的。
至于“国画”,唐孙过庭《书谱序》中已有“山水树石,笔墨粗简”的叙述,元代王恽《秋涧集·序》中也有“山水林石,烟云雪月,书写国画,皆用笔墨”的记载。这里提到的,已经接近今日所“国”家画的范畴了。
但人们常说的“中国画”却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形式——在纸或绢上运用中国的技法表现景物。这种技法既包括笔墨色彩等艺术处理手段,也包括“四艺”——裁尺、打稿、装裱、题跋——这些制作工序。因而可以说,“中国画”这三个字所包含的内容,比之“书法”“国画”要更为具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