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暝中国画何家英?
“秋暝”,就是秋天的夜晚。这是宋代词人张孝祥(1132年—1169年)的一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语句清丽,情景交融。作者借秋日黄昏的景色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和孤独之苦。 何家英先生这幅《秋暝》,其实是在描绘他的恋人李素丽。画中的少女就是李素丽的化身——一位美丽的芭蕾舞演员。
画面正中,在一片浓重的秋色之中,一位身穿粉红色芭蕾舞裙的姑娘背向而立。她长长的秀发随风轻扬、轻盈的背影散发着青春动人的气息。她左手轻抬,仿佛刚刚完成一个优美的舞姿;她又像一个纯洁可爱的天使,等待着别人的称赞。 远处,暮色渐起,山峦起伏苍茫。近处,一池秋水涟漪,水草摇曳;水边,几棵老树枯荣;枝头,两只归巢的乌鸦相向而鸣。整个画面静中有动,淡中寓浓,意境深邃悠远,韵味十足。
有人说:欣赏何家英的作品,需要静下心来。此话不假。因为,何家英的作品是以其严谨的构图、细腻的笔法、强烈的视觉效果来打动观众的。看他的画,必须全神贯注。否则,那些你看似不经意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你的疏忽大意。
比如,这幅《秋暝》中间插画的叶子,每一片都有它们的位置,少了任何一片都不再有当初的意味。还有那只停在枝头的乌鸦,它的位置也不是随意安排的——它与整个画面的色调相得益彰,多了它,就显得杂乱无章。再如,画面右边的树干,分三截涂以不同的颜色,这看上去似乎是多此一举,但正是因为这些或深或浅的色彩变化,才使得这个本来看似单调的秋色画面变得丰富而有层次感。 正是由于何家英作品所具有的这种精细之美,让欣赏他的人不得不感叹:“真是细呀!太细了!”——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像这样的画作应该拿到70分(满分100分)。
但是,如果仅仅看到何家英笔下的这种精致美,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种精细是他技法上的精微,却不是他艺术追求的全部。何家英曾经说过,自己始终在努力追寻一种“融情于景”“以形写魂”的创作境界。他在精心刻画造型的同时,也竭力通过线条、色彩以及布局等技法手段,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他的作品之中。 所以,我们在欣赏他的绘画时,不仅要注意观察画面的细节,更要仔细回味着画面所传递给我们的一种种感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何家英创作时的用心之所在。 就像张孝祥写在词序中说到的,他所写的这首《秋暝》,是表达他“愁思百端涌上心头”的情愫一样。其实,何家英画出这幅《秋瞑》的时候,也是因为他“愁绪万千无法排遣”所致。只是,一个用词写作,一个用笔作画,形式不同,抒发的情感却是同样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