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画为什么比外国好?
中国的绘画中,是包括“中国画”在内的;而西方的绘画,是以油画为代表的。 “中国画画什么?” 答主认为,中国画家画的是情感而非形象。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感性思维,因此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诗经》、唐诗宋词等),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情感的宣泄和表达,因而流传至今,我们能够感受到先人们当时的状态——喜悦或悲伤的情绪。但文学是言情的,它是抽象的,我们无法像观照一件艺术品那样去看待它们。
于是我们就有了“写意”的概念——“意”即是情感的表达。 而“象”呢?在我们的文化中,它必须“像”某种真实的东西。这个“像”是客观的,它是具体的。 但人的情感不是具体的东西呀!怎么办?我们把情感融入“象”——我们用象征的手法把主体的感情赋予客体以生命,让它们变成有生命力的形象,这就是中国画的方式之一。
而照相般的写实在中国画里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实世界是变幻无穷的,我们不可能用写实的方法把所有瞬间都留在纸上。所以我们只能挑选我们心中最美的那一瞬间,把它升华,用含蓄的表现手法去唤醒人们的感知。 我们欣赏中国画时,也要带有感性的眼睛。
邓勃优质答主中国国画好,是多数中国人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事情。实际上,对西方古典绘画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这个观点,完全是一种“一厢情愿”。
中国绘画是写意的、线条的艺术,西方绘画是写实的、块面的艺术。这两个体系是并行的,完全的两种道路,彼此无法取代。
从历史上来讲,古代的中国国画、西方油画,都曾经达到高峰。以山水花鸟、人物走兽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国画,以宗教生活、宫廷生活为主要描绘对象的油画,彼此都有传世之作,也彼此都有应付差事之作。
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古代中国国画整体上“胜于西洋一筹”。从艺术成就来说,唐朝吴道子、宋徽宗赵佶、清四王等等的画作,水平也并不差于梵高、毕加索、修拉等西方近代天才画家的作品,从内容形式来讲,西洋画的内容和国画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因为从中国文化的本源来说,就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而西方文化,本质上是追求人对自然的统治。
所以,从古代中国国画内容和形式角度来讲,是“胜于西洋一筹”。而西方近代油画家的杰出作品,其对造型的理解、色彩的运用、对笔触情感的发挥,其水平丝毫不亚于中国国画,而古代画家和近代画家相比,中国国画在笔触方面则差了一大节。总体上讲,二者可以认为是不分伯仲。
实际上,“中国画比外国画好”的论断,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论争的产物。那时候,鲁迅在北平,林风眠在上海,就“中国传统艺术该不该被继承”发生了争执。
林风眠认为中国传统绘画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必须吸取西方的艺术形式才有出路。而鲁迅则认为中国艺术是“国粹”,必须发扬光大。这场论争,对中国的艺术界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在80年代,一场关于“传统艺术是否应该被继承”的论战又爆发了。而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外现代绘画作品传入中国大陆,对中国的本土画家又再次产生了一次冲击。
总的说来,中国国画和西洋油水各有长短,不能说那个一定比哪个好,而且,国画和西画都是“画”,在本质上就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