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发行过金币吗?
唐朝时中国就开始铸造开元通宝了,这个钱币是铸币而非铸块,从这时开始中国的铸币工艺就开始了。 到了宋朝就更厉害了,宋徽宗为了敛财,下令大量铸造当十钱、当五钱,由于当时江南地区冶炼技术很高,所以这时期的钱币做工极其精良,而且由于铜的储量比黄金丰富很多,因此当时的人们也很愿意用铜钱去兑换金币——事实上这也是可以兑换的,因为当时的铜钱实际上就是铜合金。 但这里要注意一点,宋朝的钱币虽然看起来跟当代的硬币一样,但实际上它是由两层金属中间夹着一道花纹或者文字的,称为“翻砂法”铸造,因此每一枚北宋时期的古钱币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般。
后来金朝和元朝的时候也是继承了北宋的“翻沙法”来铸造货币,在元末明初的战乱期间一度停止货币制度,但等到明朝建立之后也恢复了旧制——不过这时候出现了新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变革以及商业的繁荣,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明代中后期以后银的储备量又远小于铜,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就是把银子熔化后压制成形,再刻上文字当做货币使用(实际就是现代的铸币工序了);而同时朝廷也允许民间私售贵金属,也就是私人可以直接把白银打成薄片,在上面书写买卖货品的价格然后交易。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货币改革,这次改革的结果就是使得官方制定的货币单位“文”与民间使用的货币单位“两”基本统一,同时也使政府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