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人民币几时发行?

汪宁瀚汪宁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人民币发展史中,曾经有过一次令人难忘的贬值。1948年12月,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全部宣告贬值,失掉了信用。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委托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代理发行了人民币,以1元人民币兑换旧人民币1亿元的比例正式接管了全国货币发行权。

但当时生产力的落后、物资供给的极度匮乏以及战争的硝烟未散,使得我国不得不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从而造成了1950年至1953年间连续4次通货膨胀的现象。其中,1953年的涨价风潮更是堪称触目惊心。 那一年,全国各城市的日用品价格普遍上涨7至8倍。

为了阻止恶性通货膨胀的继续蔓延、挽救岌岌可危的财政,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经工作的决定》,宣布实行“定率”和“定额”两种补贴购买办法。所谓定率补购就是按一定比率增加商品供应,如粮食定量采购;而定额补购则是按等级标准给予规定的金额买粮。

在当时,北京的一般工人每月的工资只有60元到70元左右,而按当时的价格,一公斤大米要0.14美元,一块肥皂0.3美元,一包香烟0.5美元。如果完全按市场价格购买这些用品,那么工人们的月收入也就只能买40斤大米、两包香烟、一块肥皂。

显然,按市场价格购买这些生活必需品对当时经济水平的工人来说无疑是负担沉重的。于是,定率和定额的补贴方式无疑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根据规定,职工家庭每月购买的食油可以免缴定金,购买食盐、煤球也不缴定金,购买猪肉、鸡蛋等副食品则只按定价的60%缴纳定金。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最大的消费莫过于房屋租金和燃料费(如煤炭)。对此,国家也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补助方案。

当然,这种通过提高物价水平来增加居民收入的做法自然难以长久维持。到了1955年下半年,我国的工业生产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最高水平,物资也已经相当丰富,开始有计划地调低消费品产量,稳定市场。 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在使用着50年代发明的这套“定额+定率”的补贴方法,只不过当时的实物补贴换成了如今的货币补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