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宗通宝值多少人民币?
崇宗即李倧,是朝鲜王国第25代国王(1634年至1649年在位)。他于1623年即位时只有十四岁,在位后期荒淫无能、政治腐败。
此钱铸造量巨大,目前所见古泉谱录均无收录,可见其流通量之大。另外由于当时中朝边境贸易往来频繁,很多商人携带此钱入贡或交易,导致国内出土和传世品都较多。此外日本也有发现,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机构都有展示。 此钱文字为汉文“崇祯通宝”,记值铜钱十文一串。因“祯”字有一点,与“珍”通假,有“崇祯之宝”之称。
据传明朝末年,因为辽东之战,后金(满清)军势如破竹,明廷对后金财政施以重压,命辽东督司王化贞和蓟镇总兵侯世禄分别于广宁前、后两屯筹集铜钱,欲运回京师,铸成“崇祯通宝”,每缗钱十文,以壮声威。 当然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还有待考察。但这一时期中朝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中国出产的铜铁器、铅锡矿、染料、纸张、丝绸、香料等等都在这一时期大批输入朝鲜半岛;高丽人参、水银、硫黄、硝石、木棉等物产也大量出口到中华大地,而货币贸易当然是交流的重要部分。
明代的边贸以女真人控制的“野麻岭关”和位于今辽宁义县西北的“广宁前屯卫”为中心。《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卷》载,自万历三十八年正月以后,两国间互市中,“明廷以马市易高丽之物者,每日约三十贯左右”(一贯相当于一千文)“若易铜铁器等,每十日约五百贯左右”。
到了顺治十五年,双方贸易的规模更是达到顶峰,据记载,当天朝方面出动了二百余艘海船、六百五十余名船员,而韩方则出动一百六十艘海船、七百余船员。双方交换的货物有:银、铜、铁、铅、锡、煤炭、棉花、苎麻、生丝、绸缎、瓷器、药物、香料、纸墨等数百种商品。
这些贸易虽然有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会导致本国货币的流失。为此双方都想出了增加本币发行量的办法,明朝方面是在全国各处开采银矿,而朝鲜则是大力铸造金币和银币。 随着贸易的往来,“崇祯通宝”流入了韩国境内并在当地铸造流通。不过这种钱币在中国却极少见,笔者也曾多方查询,但均无所获。可见它除了作为货币的职能外,更多的作用还是作为一种象征,显示了两国之间友好的经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