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宝具有价值么?
旧时,人们将银锭称之为“银元”、“洋元”或“银元钱”等。这种“银元”起源于明代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所铸的“永乐通宝”钱。据载,当时明成祖朱棣为了充实国库积蓄,下令开铸“永乐通宝”,这是最早用银作为货币材料的币种。 不过,这些最早的“银元”不是圆形,也不是方孔圆角正方形,而是长方形,且没有穿孔。其形状和大小似今日之钞票。这些“银元”的正面除了铸有“永乐通宝”字样外,还有不同形态的龙凤图案,背面则无记号。
到了嘉靖皇帝当政时期,开始仿制明朝初年的“洪武通宝”钱,铸行方形“元宝”,后改制为圆形。因圆形“元宝”与后世银币形制类似,故又称“银圆”;而方形“元宝”则称为“方孔钱”。由于“永乐通宝”与“洪武通宝”钱文均有数字编号,后世在谈论起这种早期“银元”时,大都以其编号命名,如“永乐十一宝”、“顺治五钞”等。
清沿袭了明代的以银为本位的钱币制度,亦曾铸造过“乾隆通宝”、“嘉庆通宝”等“银元”。但清廷所铸“银元”与明代有一个重要区别:在正面中央除铸有干支纪年外,还铸有“大清帝号”及“钦差大臣”等字。
时至民国初期,中国仍沿用白银本位币制,仍以“银元”为主要币种。这时所铸的“银元”在正面一般铸有国名(大清、中华民国)、年号(光绪、宣统、辛亥)以及汉字“银元”、“银圆”或英文“YEN”(圆)标识。在背面则有英文的币值、面值和“M.G.O.”(帝国银行)标记。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取代了白银在本位上的地位。但直到一九七九年以前,我国仍在福建漳洲生产了少量“银元”,作为国际经贸往来中的支付凭证。这些“银元”正面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并注明“Zhōnghuá Rénmín Gònghéguó Yínbiàndǎo”(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字样,背面则是“一元”(或“五角”、“二角”)的币值标记和汉语拼音字母。这些币值标记采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法,这也是现代标志中常见的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