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和民国是什么关系?
“宣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年号,也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民国”是指1912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公元1912年到1949年),也就是中华民国的国号。 清王朝末期,国内社会矛盾激化。1908年底,光绪帝驾崩,慈禧太后选三岁皇族溥仪(溥仪)继位,改元“宣统”,是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逼迫清帝退位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利用手中的兵权胁迫清廷退位,隆裕太后无奈中起草了《逊位诏书》。1912年元旦,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虽然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终结于“宣统”这个年号,但“民国”这个时间段在中国历史更为重要,它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开始——君主专制的终结、民主共和的开始。 不过,这个所谓的“开端”并不完美。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极度落后,军阀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开始实行北伐,以打倒军阀吴佩孚、孙传芳为首的北洋军为主,争取统一全国。 然而,就是这一项措施遭到当时苏联的支持,因为苏联想把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因而支持冯玉祥、段祺瑞等反抗北伐阵营。所以,国民党在1928—1936年间虽陆续消灭了北洋集团的主要成员,统一了全国,但却无法根除地方军阀势力。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与日军血拼到底,使中国军队损失巨大,但日本的侵略行为也使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政治团结和凝聚力。尽管国民党内矛盾重重,但依然可以坚持抗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是国民党自建立以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时代。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一触即发。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武器和后勤上均优于解放军,因此前期国民党占据明显优势,但战略战术却僵化守旧,一味采取硬碰硬的打法,损失惨重。 内战中,中共掌握了人民战争的法宝,使得国民党军队处处吃亏。到内战后期,兵力匮乏的国民党被迫调往朝鲜作战的精锐部队回援,依然不能扭转败局。终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