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用什么胶粘合器物?
胶合工艺是我国传统家具工艺中的精髓之一,运用得当的话可以达到“天衣无缝,无迹可寻”的效果。
胶合剂是中国传统家具制作和修理中一种特殊的粘合工具,是利用胶合剂的粘结功能,将散落的或脱散的器物的各构件相粘合,并将其修复成完整器物的制作方法。
胶合剂的制作源远流长,早在周朝,古人就开始自制动物胶。清代制作皇家用器的胶合剂要求十分严格,多用鹿角筋制作胶水。据《活鹿取筋法》中记载:"取活鹿筋法:用大猪圈场内立一木桩。桩上钉一铁扣,扣上加软皮,将鹿头扣住,四足分立。每足用刀切一小口,内上麻线引针,使鹿筋与鹿骨相脱离。然后强拉鹿足,鹿筋自断。将断筋取下,将鹿放回。一月之后,再拉另足。如法将四足鹿筋取尽,再另取一头鹿施术。如此轮番,鹿群无忧,而取不尽之鹿筋,供胶用。"
这是《燕京工艺歌》中记载的胶器制作工艺,从文意上来看,这种工艺应该是宫廷造办处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其来源是满族在关外之时的游牧文化,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色彩。
实际上,从目前所能见到的实物状况来看,使用此工艺的器物极为少见,清宫中常见的胶器多为胶漆器,即在木胎或其他材料的胎体上多次上漆,并施以螺钿等装饰方法进行装饰,制成各种器物。
清宫中所用胶漆器多为皇帝的御用之物或陈设器,其工艺非常精致,装饰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胶合剂在传统家具制作的过程中运用十分广泛,比如制作嵌板、制作木制线型零件、制作弯曲家具接长木材等。在进行家具修复的过程中,胶合剂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