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福字怎么写?
清代的福字,福字的书写笔法和笔画都有特别之处。在笔法上它用的是“瘦金体”;在笔画上则由“田、口、富、土(古字)、申”五个字组成。具体说:福字的上面是一个变形的“田”字,这个“田”字在福字中有“福分从田中来”的意思,它代表着衣食;“田”字的下面是“口”,意味着“有衣食必有口粮”;“田”和“口”字组成的“粮”字正点明了这个福字的含义,有衣食口粮必有福;接着看福字的中间部分,是一个“富”字,“口”和“富”联在一起代表着“富从口来”之意。福字的右下部分是个“土”字,“申”字被“土”字掩盖着,而“申”和“土”组成的字正是“伸出”的“伸”字,“有富口粮出伸出”说明是有福之人福气多多。
福字一直是中国人家中不可或缺之物,而清宫中所用之福字又和普通百姓所使用之福字有着很大的不同,皇帝大笔一挥写个福字,赏赐大臣,足见这福字中蕴含着多么浓厚的皇家风范,同时,写福字、赐福字也成为了皇帝恩威并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