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花瓷盘有底款吗?
清代青花瓷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特点各不相同,早期青花瓷在明朝晚期的样式上有所发展。
主要制作精良的御窑,造型典雅,器型丰富,中期清三代,是中国瓷器的鼎盛时代,清代中期以后,官窑瓷器的产量开始减少,产品质量下降,民窑青花瓷的制作更加精致,风格清新淡雅,绘画精美,艺术成就很高。
清朝早期,瓷盘的底款有康熙款,康熙字款一般有楷书或宋体字,一般写在款底,四周画双蓝线或双圈线,也有“大清康熙年制”,在康熙五十五年之前为六年制,之后为年制。
清中期有五款,雍正款字,笔画细,写得比较流利,雍正底款较多,以“大清雍正年制”为主,“雍正年制”很少。
雍正款的布局一般都很紧凑,青花颜色清淡,蓝得清亮,五款的字体有楷体、宋体两种,“大清乾隆年制”较多见,也有“乾隆年制”等简款。一般是青花款或者抹红款。青花款常使用神工、落款等装饰图案。
清乾隆时期,瓷盘的制作更加精致,青花颜色鲜艳,蓝中带紫,青花颜色浓艳,色调不稳定,瓷盘的瓷质和成型比较粗糙,造型古朴凝重,纹饰繁复,缺乏新意。瓷盘的绘画大多以五彩、粉彩为主。青花瓷盘也有制作但数量较少。
瓷盘的底款在清朝晚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瓷盘的底款以红款为主,多用朱红款,绿色款也有,但较少。另外还有描金款、抹金款、墨款、料款、款印等款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