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书法怎么鉴定?
左宗棠的书法,从他的题跋中可窥一斑。 19世纪60年代中期,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不久,又奉清廷之命督办“洋务”,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时,曾聘请左宗棠为总查(即总经理)兼机器厂经理;当上海机器局被太平军破坏后,他又请左主持重建。此后还委托他在西安兴办西征织呢局,并资助他开办兰州机器操练军械所。 在协助曾国藩工作期间,他曾多次到上海局,对制造局的各项工作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左宗棠与曾国藩一样,都是出身于寒素的家庭。幼年时,由于家中无钱延师教读,他就借别人书舍,自学成才。他对文学、史学都造诣颇深。尤其对兵家典籍尤为精通,因此对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也颇有见地。 如他在同治四年(1865年)二月给曾国藩的信中说:“窃谓办船厂应办之事有六,而首宜筹购器之道有三——一曰采办者,专办成器也;二曰自制者,采料炼铁等件,自行设法也;三曰购买铸锻等机器及物料者,购外洋各厂制就之物也……至开厂之法,则先须设提调一人,综理全厂一切,然后设分司六,以管各房事宜,又设督工三人,以司稽查监造,庶事集而功易举矣。” 他认为当时要“自造轮船,必须在此多雇华匠”,因为“外国工匠,费资太巨,华匠实较省费”。他还说,“欲求造船工艺之法,莫如购求英法各国旧船,雇雇觅能工巧匠,详细察看,悉心领会,而后可以渐悟其法”。这些见解在当时是十分宝贵的。可惜他没有亲自从事过近代工厂的生产管理,以致后来担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后,不能将江苏织布局办得有声有色。但他曾给沈葆桢写信说:“若弟在南边,织布局必办得好些。盖此间办事得力之人甚少……”如果他不是常年在外带兵打仗的话,那么中国近代工业史上也许会有一个比冯桂芬更好的发展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