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辡认翡翠原矿石?
学看翡翠原石就像学习开车,是门技术活儿;但又与驾照的考试不同,除了理论,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经验来积累。 首先你要对常见的翡翠原石都有基本的了解。 常见原石基本分两大类,一类是岩浆结出的,称为“岩浆结晶”或“晶洞矿”;另一类是沉积形成的,称为“沉积矿”。还有极少数的原石属于“冲击矿”。
我见过的原石最多的是缅甸进口的,其次是云南西双版纳和保山地区产的(这里就顺便说说那两种原石吧)。 最后再来说说怎么判断原石的问题。 判断一块原石的好坏,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种、水、色。(这里的种、水、色,是广义的概念,在选购原石时,不能只看重一点,而是要综合考量。比如,同样是一块料子,有的人看中它的颜色,说它色正,而有的人可能觉得它的底色太灰,影响美观,所以,不能人云亦云,随便跟风)。
1.种要好。指的是材质要细腻,结构要致密,因为玉石是一种多矿物组成的多晶体材料。如果原料的晶体颗粒较大、结构松散,那么,即使它色彩艳丽,也是不可取的。原因是,翡翠经过雕刻打磨后,表面的纹理其实是雕刻师的指纹,而如果原料本身的结构就不紧密,那么你雕出来的效果就更容易粗糙。当然,种好的材料,雕工相对也容易处理一些。
2.水要做好。指材料的光泽度要好,表面抛光后要有润感且反光柔和均匀。如果光泽度差,表面发干或者反光刺眼,都是不好的表现。
3.色要正。颜色不正,即不是人们普遍认可的「正色」,如偏绿、偏蓝或者偏黄色调,都会降低价值。
4.浓淡适中。不是说越浓越好吗?其实,在翠友圈的认知中,「浓」经常是比「淡」好的,其实未必如此。例如,同样是绿色,有的感觉浓得发黑,有的却是淡得发白,实际上,这两种感觉的色调值是有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并不是正比或者反比的。「浓淡适中」就是,在你感觉合适的范围之内,不要过浓,也不要过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