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翡翠有老的吗?
以前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所以以前的无色翡翠(指白色底色的),要么很干很透就是玻璃种了,比如旧社会的镯子或者以前的老件,要么就不怎么通透,接近于糯米汤,但是很有灵气,比如一些老坑的飘花手镯。 当然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也就是现在的冰种或者半透明状的玻璃种,这种现在最多,我也有几件这样的无色的翡翠作品。
以前的人不像现在的人这样追求种水,因为过去的人把颜色看得很重要,所以能得到一块通体透明的翡翠是很值得开心的事,于是就把那些原本属于中上的翡翠做成首饰戴在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有,不过比较少罢了。 在明代时期,由于采伐技术的影响,高档的翠料十分紧缺,于是人们就把带有绿颜色的翡料加工成手镯、挂件等饰品佩戴在身上。
在清代雍正年间,出现了“紫罗兰”色,这是一种介于紫色与粉蓝色之间的颜色,有些近似今天的粉紫色。雍正帝酷爱紫色,宫中对这种颜色的玉器格外青睐,当时出产的很多玉件都有染紫色的情况。
到了近代和现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资源的丰富,翡翠的颜色越来越多样和鲜艳,人们开始在颜色上下功夫,于是以前的“满绿”渐渐变成了“高绿”“暴绿”……而淡绿色和豆绿色的则称为“嫩绿”或“淡绿”。 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如何鉴别染色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