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绒面是指什么?
“像丝一样细而绵软的绿”,这就是人们对绿绒面的第一印象。其实这是一种视觉效果,形容的是绿色部分带有绒毛状且细腻的感觉,如春蚕吐出的绿色丝线一般,故而得名。
在天然翡翠原料或加工制成品中都有出现,只是或多或少、浓淡之分而已。比如这样: 这样的: 和这样的: 以及这样: 所以可见,绿绒面其实是属于比较常见的特征之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叫“绒面”但是这里的“毛”是绿色的!而不是白色或其他颜色。
这也与我们平时对“绒”的理解有关,比如说我们平常看到的一些物品上带有的软软的白毛,这里指的是该物品表面所覆盖的一层柔和的浮毛(也就是常说的“起毛球”)。 而绿绒面则不是这么一回事,这里的“毛”指的是矿物晶体在晶粒之间结合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纤维状结构。所以虽然肉眼看上去是一缕一缕的,但其实只是单个颗粒排列的方向性所致,而不是真正的“毛发”。
正因为如此,翠友们在使用工具时千万要小心,特别是针和刀等,否则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哦~
翡翠在现代加工中,除了镜面抛光外,也有采用哑光或是绒面进行处理。这种粗打磨是为了突显翡翠内部特殊的效果,比如翠性、橘皮效应和特殊的起色,是与镜面工艺并行的一种抛光手法。
1 橘皮效应的体现
翡翠的橘皮效应是由于翡翠内部的硬度存在差异,在抛光过程中形成高低不平的微观凹凸现象。因为存在这种凹凸性,如果采用完全镜面抛光,在某些角度观察时,橘皮效应便无法体现出来。
2 纤维交织结构的凸显
有的翡翠内部是细小的纤维交织结构,如果是完全镜面抛光的话,这种结构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粗打磨的特殊抛光手法,才能将这种结构凸显出来,增加翡翠的美丽。
3 翡翠翠性的凸显
翠性是翡翠独有的特征,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翡翠中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好像纤维状或柱状的“沙点”反光,这就是翡翠内部硬玉矿物解理面的反光效应,是鉴定翡翠的重要标志。由于翠性有时十分微弱且透明,如果采用完全镜面抛光,我们是很难看到其美丽的效果的,采用粗打磨的特殊抛光手法,使翡翠的表面形成一些微观的凹面,从而将翠性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