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面为什么有雪花?
“雪花”是行业内对冰种和玻璃种的翡翠原石或者成品的称呼,主要指的是这些原料或者成品中含有白色絮状物(或白色团块)。这些白色的物质主要是钠铬辉石(NaCr3+Ti4+Si6O18),它的存在使翡翠呈现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在行业内得到了“雪花”的称号。 虽然肉眼看起来是这样的,但其实是这样 因为含有钠铬辉石使得翡翠的折射率变小,由此导致了翡翠出现一种特殊的光学现象,叫做“多色性”,也就是不同光线下颜色会随光线变化而改变。所以,在光线不足的室内,看到的“雪花”其实就是浅绿色的;而在阳光底下,“雪花”则是透明的。 这张图片更直观地展示了“雪花的颜色会随着光照的变化而改变”——自然光下是透明无色的,而照射了人造光源之后变成了淡绿色(左图是人造光源,右图为自然光源) 当然,“花”也不是随意长的。一般来说,种水好的料子才容易长“花”,因为种水好意味着晶体排列松散并且透光性好。而颗粒粗的水土就容易长棉(一团一团的棉)而不爱长“花”。
除了种水之外,颜色也会影响到“花”的长相。一般来说,浅色的底子上更容易长出“花”,比如黄阳绿、苹果绿。这是因为,底色越浅越不容易掩盖“花色”。而深色的底子就不那么“招花”,比如黑乌沙、灰乌沙。这就是因为黑色和灰色遮盖了“色根”,没有了“色根”,“花色”就无处附着。 所以,“色根”的确切位置应该是这样的 当然,有了“色根”也不一定能长出“花”来,这还要取决于“色根”周围的结构。如果“色根”周围的晶体排列比较松散,就有机会长出“花”来。而如果“色根”周围的晶体排列紧密,那就只能是有“色根”而无“花”了。就像这个蓝水镯子,虽然有“色根”但是不显“花” 最后,我想特别说明一点,无论是“花”还是“棉”,其实都是翡翠原矿内部的特征。对于成品来说,影响美观与否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工艺。一件雕刻作品,如果雕刻的轮廓线圆滑流畅,没有突兀棱角,并且在雕刻的时候去除部分多余肉质,使整体看来大小协调,那么再配以合理的抛光,就可以大大减少“花”或者“棉”对整体美感的影响。反之,则会增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