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瓷中国有几件?
说到“柴瓷”不能不先谈到“瓷器”,关于古陶瓷的文献中常见一个名词“瓷胎”(或“细瓷”),这个名称是指唐代以前烧造的瓷制品,其胎体含铁量较高,呈棕黄色,质地较粗松。而“陶胎”则是用陶泥做的瓷器,唐、五代及北宋时期的青白瓷大多是“陶胎”。 到了南宋时期,江西景德镇烧出了细腻精美的青花瓷器,所用的原料含铁量较低,胎骨较白,和唐宋时期的“瓷胎”“陶胎”有了明显区别。由于南宋时江西民间使用的一种燃料“稻草”富含磷,于是,这种材料加入泥土中烧造出的瓷器,表面出现一层光亮如漆的光泽,被称为“乌金石”。
明代洪武年间,明太祖为了提倡手工业生产,下令在南京开设“宝钞寺”和“国子监”,专门制造御用瓷器。又因皇帝姓朱,为避讳,烧造官窑的地点称为“章堂镇”,所出之物被称为“章堂镇窑”产品。 这类瓷器的质量很好,但由于是宫中烧造,数量并不很大。明代中期以后,朝廷财力不支,开始用民窑中的精良制品供奉皇室。这一时期的官窑瓷也被称为“内窑”。
与宋元时期不同,明代官窑没有固定地址,而是根据皇帝喜好,或在北京,或在上海,或在广州兴建。这一时期的瓷器上有“京”有“广”,较为混乱,但总体而言,质量还是很好的。 除了官方所设的窑口外,民间还有许多窑场烧制各种日用器皿。其中有些产品因为精致美观,受到皇家赞赏,被选进宫中使用。这些作品有的在底部留下标记,以示身份特殊。
明朝末年以后,战乱不断,北方许多工艺技艺流失。清朝初年,康熙皇帝为了恢复古代“钧窑”,命人在禹州(今河南许昌)重烧钧窑瓷器;乾隆皇帝在南方设立了“景德官窑”和“苏州彩器局”等机构,仿制明代瓷器。然而,这种官办企业制造的瓷器,质量虽然不错,却少了些韵味。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南方的窑业逐渐衰落,官窑也停烧了。但有个别遗存下来的作坊,继续烧制低端的民用瓷。这些产品价格便宜,深受百姓喜爱。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柴瓷”,大多数都是这一时期的低档品。 另外,还有一部分“柴瓷”,是清末民初,由广东潮州地区烧制的。这种瓷器大多以绿色为主调,釉面有水波纹、蟹爪纹等各种纹理,质量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