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元有多少人民币?
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银本位币制改革案》,意图用法币取代银元,实行纸币流通制度。于是国民党政府发行法币,收兑银元;同时,上海等地银行也自行停止兑换金银,并将所存的银元向中央政府申报。由此开始,官方和民间的银元交易逐渐减少,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家喻户晓的银元,如今已经成为收藏界的“宠儿”。这些“老钱”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当然是各朝代的官锭:宋代的交子、明代的大明银锭以及清代的宝银。其中明洪武年间铸造的“大明银锭”最为珍贵,由于当时明朝国力强大,银锭上的文字也极具民族气魄——“奉旨铸银”,此外还印有“天下太平”等字。 除了官锭外,古代私人的银元也包括了历代的角、便钱,也就是现代的人民币纸币发行的上游。
其次则是晚清民国时期的银元。主要有道光年间的“道光通宝”,咸丰年间的“咸丰通宝”和“咸丰重宝”,同治年间的“同治通宝”,光绪年间的“光绪通宝”和“光绪元宝”,还有宣统年间的“宣统通宝”等等。 再次是解放初期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包括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英雄”硬币和2014年的“中国工农红军”贵金属纪念币。
现在的人对银元的印象大多来自影视剧——地主老爷拿出一锭银子甩在柜台上的情形,或者镖局中众人捧着一个盘子,每个人放入一两银子作为赏金的画面。虽然这种形象化的记忆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银元的分量,但也只是管中窥豹,银元的真正价值究竟如何呢? 这要从银元的起源说起。 中国人使用银的钱币,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之前铜钱与银铜合金货币同时流通。而真正意义上的银元,起源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开始铸造使用海瑞式样的一元银票。但此时这种货币并不受地方官府和商家的重视,并未广泛流通。 直到清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下令各省设立钱庄,专事银两、钱币的兑换业务,并统一由户部发给营业执照,规定各地商人必须将银两换成银票才能支付货款。至此,银票的通用性得到确认。 但那时银票的使用是有一定限额的,超过限额部分需要补足现银。到了清末民初,由于战乱纷争,国家财政出现巨额亏空,为弥补国库收入不足,又担心百姓不接受金属货币,当局一方面禁止白银出口,另一方面大量印制钞票,导致银本位的崩溃和纸币发行的泛滥。在这种混乱的货币体系下,银元应运而生——它是银票和纸币的补充,比银票更加便于携带和购买,成为商品交易和理财投资的最佳选项之一,甚至成为了国民政府的“金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