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硬币在中国有什么用?
作为曾经的国际结汇从业人员,可以很明确的说,在美国流通的硬币(分币、毫币)在中国没有任何用处! 但是,曾经有用! 而且作用还很大。 90年代以前,我国的国际结算货币口径中包括外币个人存款和外币证券投资,但不含外币贷款和贸易项下外汇。外币个人存款和国际收支中的其他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收入是相分离统计的。而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以美元为基础的汇率制度(官方汇价是1美元=8.28人民币),因此外币个人存款在统计上实际上是不参与计算的。
为了应对大量出现的以美元计价的涉外收支差额,当时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出台了一些临时性的规定,对这类没有实现“可兑换”的资金进行管理。其中就包括要求银行按照当日官方汇价折成人民币购买,也就是要求企业用人民币购买以外币表示的财产。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购买呢?因为按当时的规定,国内是没有可自由兑换的外汇市场的,也就是说不能直接买。就需要一个中间环节——银行通过内部作帐的方式,将所需外币调来。这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类业务:外币同业资金交易。
由于这种交易不是客户与银行之间的直接买卖,而是银行的金融同业部门之间进行的操作,所以又叫做同业项下面购汇。虽然操作是通过代理行以单利计算利息的,但是本质上应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因此从会计处理的角度讲应当确认为融资。 当然,这个规定只适用于非居民(FNC)。对于居民的跨境往来则另有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