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b货是什么填充?
现在做假的人也是越来越有水平了,以前都是用酸洗充胶来提高玉质的透明度,然后在内部用颜料染成绿色,不过这种绿是假绿不是纯自然绿的,而且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全暴露出来就露馅了 上图 这是用强光照射的,可以看见里面结构 和天然翡翠的结构相比,明显看到就是不同啊!
然后现在有人才,开始使用环氧树脂来填缝了,这种方法做的b货,用强光手电筒去照射,基本看不到什么结构,和天然的几乎一样 当然这方法也是有缺陷的,因为是用聚合物来做填充,所以硬度要比天然的低一点,并且不容易雕刻,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挂件而已。
但是,由于做得比较逼真且很难区分,所以在市场上还是很多见的,要仔细辨别哦~ 看光泽:B货表面的光亮程度远高于自然的A货,而且表面的蜡状感很强,像涂了一层油的样子。
看颜色:B货的颜色往往过浓、过艳,色调单一呆板无灵气,有的绿色呈带状分布或有明显的分界线;而天然翡翠的颜色总是呈雾状、团块状散落在玉石表面,形状自然随意。
此外还可以观察抛光面,B货大多抛光良好,很亮眼,但有些粗劣的加工还会留下抛光粉痕迹或“麻点”。 用火烧:将B货放在火上烧红,如果烧后变紫变黑,说明其中被填充了沥青等有害物质。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其浸泡在盐水里,如果有气泡冒出,证明其中有硅胶等填充物。
翡翠B货是用酸把原来的翡翠浸泡,把里面注进树脂,注进树脂的翡翠表面看起来光滑细嫩,实际上已破坏了结构,这样的翡翠不能保值,充其量也只能作装饰用。
B货翡翠,一般称之为玻璃底翡翠,主要是指有些透明或近于透明而颜色较差的翡翠,有的只具备“水”的要素,而“色”不足。为了使翡翠有色彩,同时又有透明度和玻璃感,于是就将一些石英岩、翡翠残渣和劣质翡翠,注进了其它有机或无机的胶体,这样就得到了颜色与透明度较佳的成品。
注胶或其它物质时,一般多使用化学酸将原来翡翠表面破坏掉后进行的。因此这种处理后的翡翠,其物理状态较处理前的翡翠更为脆弱。这种翡翠是市场上最多的一种货色,它经过处理后所呈现的颜色和翡翠相似,同时还有较好的“水头”,非常逼真,价格也比较便宜,初学者较易上当。
因为B货翡翠是由较差的翡翠或翡翠残渣经过酸洗后注胶而制成的。因此,在它的表面常可以看到一些不规整的龟裂纹,有时还可以看到凹进去的黄色或土黄色网纹。在放大镜10X-20X下可见到表面有网纹和胶质感,常带橘皮效应,内部有被酸洗后的裂纹和白翳。用比重计测其比重常得偏低的结果。这些可作为判别B货翡翠的重要依据。
有些B货翡翠的质量越来越像真货,上述的几点特征在上面没有显现或不清楚。这时,可用高折射率油在二宝之间相接触处作对比观察。如果二宝接触处的真翡翠,用高折射率油浸润后看不到任何变化,仍像没接触一样。而B货翡翠因内部有裂纹或白翳,注胶后与宝石接触处用高折射率油观察时,可以看到不透明现象或接触缝隙处出现有色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