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通宝值多少人民币?
“大元”,指元朝建立的年号“大元”的铜钱。“大元通宝”有银币、金币等,不过最为常见的是“大元通宝”铜钱。这种钱制作精良,有青铜、红铜、白铜等多种材质,而且版式很多,由于铸造时间长达百年之久,不同时期的版式各不相同,加上不同版别的流传数量又极有差异,因此极为复杂。 但不管怎么说,“大元通宝”是元代的合法货币(中统钞和至元钞是元朝的纸币),在元代各地都有铸造,主要用于兑换当地民间的货泉、交钞等,当然也用于买卖金银等。 那么,如此重要的货币是否值得收藏呢? 大元通宝,根据资料统计,共有30多种版式,而每一种板式的钱币,其价值都是不同的,甚至相差悬殊。这主要与不同时期钱币的版式不同有关。其中,早期(中期前)的“大元通宝”,目前比较主流的看法认为是出自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因为此时蒙古人入主中原已有百余载,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大元通宝”的版式较为简洁,一般以小平为主,且数量较大,因此价值较小;到了中期以后,尤其是延祐年间(1325-1327年),币值混乱,各种版别的小平和小样钱层出不穷,价格也是天差地别。
一般来说,普通版本的“大元通宝”市场报价多在几十元左右,而一些珍贵的版别的则可达上千元甚至更高。 以下是本人收藏的“大元通宝”若干个版式,供朋友们欣赏。
我国发行“大元通宝”铜钱的年代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元世祖忽必烈执政时期励精图治,为历代元朝皇帝中最有作为的一位,统治期间实行多种政治措施,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三个最高机构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尊崇儒学,广开言路,并设立科举取士制度起用大批人才;推行“治国安民”的方略,使社会经济在战乱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使元朝当时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世界强国。“大元通宝”钱也因国力强盛而在当时大量铸造,并有少量出口到朝鲜、日本等国,在我国国内的铸造量也是我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为庞大的通宝钱之一,在我国钱币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大元通宝”钱是我国古代铸币史上最后一种铸有“通宝”二字的钱币,它的铸造标志着我国通宝钱时代的彻底结束。
“大元通宝”钱有小平、折二、折三和折五等不同面值的版本,其中小平版用的最多,也是后世翻铸量最多的,其余面值的“大元通宝”版别价值就较高了。目前市场上的“大元通宝”小平铜钱品相较好者市场价格在200元左右;折三“大元通宝”市场价格在2000元左右;折五版的“大元通宝”市场价格在4000元左右;折十版的“大元通宝”市场价格在2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