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2元哪年没有?

禹治泽禹治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48年的第一套人民币中有“2元”和“200元”两种(上图左起第3、4张),其中“2元”有 “正字”和“反字” 两种,而“200元”则是由“500元”兑换而来,所以也分为“正字券”和“反字券”。 1953年,我国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2元纸币”消失,而“200元”则延续到了第三套人民币中,并沿革至今。至于原因嘛,说来话长.....

1948年初,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建立统一财经是非常必要的。在当年4月,华北人民政府就曾委托晋察冀银行试制了“华北经济区钞票”,准备在解放区流通使用。 不过,因为当时正处于解放战争阶段,所以这些钞票并没有投放市场,而是被封存了起来。直到建国之后,才于1948年和1685万张旧币一起发行流通,这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纸币——“中国人民银行”的简称“人民”二字就被镌刻在这批纸币上。 不过,新币发行不久就遇到了难题——由于旧中国遗留下来各种各样的货币体系,导致金融混乱,物价飞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旧采用旧中国的“金本位”制度,那么通货膨胀就无法控制;而如果放弃金本位,那么又无法兑现之前发行的货币。 最后,国家选择了后者,在1950年发行了“人民币外汇本位债券”以兑换外国货币,并陆续开始抛售,直至1953年才全部赎回。为了稳定汇率,还规定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不超过1:1.45;英国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也不超过1:4.3。

不过,这种固定汇率使得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我国在1977年至1979年间多次调高外汇汇率,直至1979年1月起取消了外汇汇率。当然,这必然会牵涉到第二套人民币中的“200元”和“500元”。 关于这两种钞票的冠字号,网上流传的说法是依据1952年到1953年间的外汇收入和出口总额确定的,但具体的冠字号分配比例并无定论。笔者查找了许多资料,但都只有具体数字却没有具体分析。这里我根据网络上的一些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做一个大致的推演。(注:这里只讨论普通版的“200元”和“550元”,而不讨论此后发行的各种纪念钞和连体钞。)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件事,那就是1950年到1953年间我国对外汇率的变化并不是线性增长的,而是先急剧上涨然后又逐步回调的: 我们推测发行部门最初设计这两种钞票的时候是按外币贬值加速来设定的,即一开始外币值会快速上升,然后在后期逐渐回归。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国际汇市波动如此剧烈且持续时间很长。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大部分说法都是按照后期的情况来推算最初的发行量,这是不合理的。

鉴于第一套人民币已经退市且保存量有限,我们无法获取确切的统计数据,这里我们就根据第二套的人民币的发行量来推测,毕竟它们属于同一时期发行的,而且第二种钞票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如果我们假设“500元”的发行量是1亿张,那么“200元”的发行量就可以大概估计为5亿张。当然,这个数据肯定不是最终版本,仅供大家参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