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山是第几套人民币?
1953年10月,我国发行了带有阿拉伯数字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式样的一元纸币,成为我国发行纸币中第一次出现“编号”的概念;而到了第二套人民币时期(1953-1962),这种“号码券”则成为了一种主要版式——两角纸币和一角纸币在印制数量上各只有52万、54万套,比后来的第三套人民币中的“枣红色一角”还要稀少很多,堪称“珍钞”。而在这两种“号码券”之中,最为珍贵的就是这一张宝塔山图案的2角“红版币”。 原因是这样的:
第一,它不仅是2角纸币,而且是2角面值的纸币当中唯一一张票面画不是人像的纸币——“枣红一角”和“背绿一角”虽然也是第二套人民币的辅币,但它们的票面主色都是淡绿色或橄榄色,并且上面的人物头像也同样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大楼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纪念塔。唯独这张2角“红版币”,它的票面底色是亮红色的,而且画面正是著名的延安宝塔。
第二,它是所有“红版币”当中发行量最小的——只比后来发行的“背黑一角”略多(这两种“票子”的印刷数量都未超过60万,都是极为稀罕的“珍品”),而比“枣红一角”要少得多!
因为此张2角“红版币”的背后,实际上藏着一段令人惊心动魄的“钞纸血泪史”——
1962年,由于国内经济下滑,物价飞涨,为了应对危机,人民银行决定对第二套人民币进行贬值调整。此时,作为副币的2角纸币和1角纸币,它们的面值已经是1分硬币的7倍和8倍之多,显然已经超过了其承担辅币职能的必要限度。更重要的是,当时国内钢产量已不足以支撑纸币和硬币的严重贬值,如果再扩大发行规模,那么通货膨胀就很有可能失控。于是,国务院做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停止流通第三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