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淘有收藏价值吗?
“紫陶”,是人们对“云南建水紫泥陶"的简称和统称。用这种泥土制作的陶器,其表面在焙烧过程中会自然形成紫色釉层,并且由于建水紫泥中富含铁元素,所形成的紫色也非常艳丽且经久不褪。 早在战国时期,云南就开始烧制砖瓦、陶器等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具。到汉代(公元前206年起),玉溪一带已经能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到了唐代(公元618年起),南诏国在国都阳苴咩城(今晋宁)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窑群,烧制的瓷器除供应本国使用外,还远销东南亚各国。
宋代(公元960年起)以后,云南的制瓷业有了很大发展,不仅烧造出了白瓷,而且还出现了青花瓷和彩色瓷,建水紫陶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元代时,昆明附近开始烧制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
明代(公元1368年起),广东开始烧制彩瓷和珐华瓷,并传入云南等地。此时,建水紫陶的工艺已十分成熟,烧制出的器皿线条明快、色彩丰富、造型端庄大方。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随着云南省内铜矿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建水紫陶开始添加金属成分以提高烧制温度,使得胎质更加细腻坚硬、色彩更加浓重鲜艳。
清末民初,云南出现了一批颇有名望的建水紫陶艺师,如杨玉冰、郝希贤等,他们在创新技法的基础上,使这一传统工艺美术品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尤其是郝希贤,他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画工,擅长花鸟、山水,他的画法受吴昌硕的影响比较大,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并在1929年和1934年的两届中央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中连获奖状。